最近幾天,我一有點空閒時間,就會聽一首歌——《不如見一面》,單曲循環,一遍,又一遍。
初次聽到這首歌,是一把深情而略帶沙啞的男聲:「不如見一面,哪怕是一眼,這世間太多的難免虧欠,你是我穿過思念的箭……」一下子就被打動了!當時是「五‧一」節前,偶然間在手機上刷到國內某風景區推送的視頻號,該短視頻圖畫是景區風景,配樂用了這幾句歌,可能該視頻號希望人們趁着假期陪着親友去風景區遊玩。
被這幾句歌打動之後,我馬上上網搜了搜,就找到了完整版的《不如見一面》,原來這首歌已經流行一段時間了,甚至上過央視春晚,只是我平時很少看電視,家裏連電視機都沒有,又很少聽當下流行歌曲,我不僅沒聽過《不如見一面》這首歌,更不知道這個叫海來阿木的歌手。
找到了《不如見一面》整首歌,一聽之下,很喜歡,剛好那幾天遭遇了一件情感衝突,與愛人產生了一點矛盾,充斥着氣惱和誤解,這首歌詞曲優美深情,契合當時我矛盾、徘徊的心情。於是我開車上下班路上聽,一邊做飯一邊聽,「五‧一」節當天外面下雨我一整天沒外出,在家裏躺在床上,單曲循環聽了一整天。「……不如見一面/哪怕是一眼/這世間太多的難免虧欠/你是我穿過思念的箭/不如見一面/哪怕就一眼/回首相濡以沫的那幾年/不顧一切的你我從前……」——流行歌曲中,已經很久沒聽到過如此優美有內涵的歌詞了!大致瞭解了一下,這首歌是一位叫海來阿木的歌手作詞、作曲和演唱的,聽他的歌,第一感覺他很像我欣賞的歌手李健,都很有才華,很有音樂天分,很勤奮很上進!但兩者有不同,李健可以說是學院派的,來自小康知識分子家庭,畢業於清華;海來阿木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下的一個小縣城,一九九三年出生,小時候是留守兒童,父母一直在外打工,他在艱辛的成長和生活過程中一直沒放棄音樂,堅持夢想,最終成為一位成功的歌手,某種程度上他的成功很勵志。他能寫出如此優美深情的詞曲,我認為他首先是懂愛、懂感情的人,然後是一位難得的音樂天才。
在單曲循環這首《不如見一面》的那幾天,剛好我參加了一個培訓課程的學習,其中有一章節是講《溝通的重要性及溝通技巧》,令我沒想到的是,教授說,如果整個溝通是百分之百的話,文字語言只佔百分之七,包括分享和回應;而非文字語言居然佔了餘下的百分之九十三,其中,聲調佔百分之三十八,包括聲音,語氣和說話速度;最令人驚訝的是身體語言佔了百分之五十五,包括面部表情,眼神,身體接觸,交談距離,站立姿勢,坐姿,手勢……等。教授講授的當然是正確的知識,但這樣的對溝通統計分析知識跟我以前的認知常識不一致,當然,經過學習,我修正了我錯誤的認知,明白到與人溝通時應該注意的地方。下課回家路上,我又聽着《不如見一面》,我突然醒悟:不如見一面,如果真的思念着對方,不如見一面吧!如果我們有矛盾和問題,不如見一面,好好面談吧!家人朋友好久不見,很關心你的近況,不如見一面吧!「不如見一面」鼓勵的是人們要珍惜面對面的交流,這是彼此理解,化解矛盾,深化感情的最好方式。
這首歌陪伴我度過了那幾天的情緒低谷,化解了我內心的鬱悶,安慰了我,啟發了我,於是,我走出了情感封閉的自我,同意與愛人再見面,繼續珍惜和延續我們相濡以沫的那些年。
好的音樂擊中人心,慰藉人心,這是音樂藝術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