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觸中華)珠三角之魚塘 李倩恩

記得以前讀中學時,地理課本上講到珠江三角洲,就有一幅立體循環的圖畫,取名為「桑基魚塘」。其大意是塘埂上種植桑葉樹,利用桑葉來養蠶,再利用蠶的糞便和蠶蛹來餵養塘裏的魚,然後又把塘泥挖起來培植桑樹。當然,這是幾十年前的情形。

如今的珠江三角洲,卻很難看到桑樹的影子了。而魚塘倒還有不少。雖然城鎮建設填埋了很多,但在城郊,在鄉村,仍有不少。只是塘埂上,幾乎看不到桑樹。從番禺到順德,到中山,到珠海,沿途高鐵或公路兩邊,都還有連片的魚塘。 以前那種模式沒有了,魚塘的養殖是不是更高效更循環生態呢?可以這樣說,經濟效益肯定更高了,但循環生態卻就說不上了。

凡珠江三角洲路邊的魚塘,目力所及,每一口,至少都安裝有一部增氧機。面積稍大的,可能還有多部。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開動,把機器附近的水攪得上下翻滾,以此增加水裏的氧氣。

增氧機消耗的是電力,增加養殖的成本,這是板上釘釘之事。可如若沒有增氧機,池塘裏的魚,可能就上浮,翻白,乃至成堆成片的死亡。

比如,本來一口魚塘只適合養殖三百尾(條),但在效益的驅使之下,養了五百甚至六百,翻倍了。養殖的密度急劇的增加,自然就要大量消耗水裏的氧氣,不安裝增氧機行嗎?還有,飼料或者藥物沉澱在水底,唯有不停地攪動,才能成為「活」水。

現今珠江三角洲的魚塘,養殖者多發財致富,但與過去相比,拋棄了傳統的循環生態模式。所出產的魚類,品質上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