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對若干字詞辨異和選用建議   龍裕琛

2. 匰,粤音「丹」(daan1)。《說文》:「匰,宗廟主器也。《周禮》曰:『祭祀共匰主。』从匚,單聲。」

3. 鄲,粤音「丹」(daan1)。地名:一. 鄲城市、鄲城縣,位於河南省。二. 「邯鄲」。1. 地名,位於河北省南部。2. 古代都邑名,戰國時曾是趙國國都,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

4. 殫,粤音「丹」(daan1)。竭盡:殫竭;殫心;殫力;殫盡;殫亡;殫殘(盡毁);殫心竭慮;殫智竭力;殫誠畢慮;殫思極慮;殫精竭慮(費盡精力和心思)。

5. 癉,粤讀「丹」(daan1),其含義為:一. 「癉瘧」,中醫指瘧疾的一種主要症狀是發高燒、煩躁、口渴、嘔吐等。「癉」,粤讀「旦」(daan3),其含義為:一. 因勞累而得的病:卒癉(死於勞累)。二. 憎恨:癉惡。

6. 襌,粤音「丹」(daan1),其含義為:一. 單衣。《禮記‧玉藻》:「襌為絅,帛為褶。」二. 單薄。《大戴禮記‧夏小正》:「二月,往耰黍,襌。襌,單也。」

7. 簞,粤音「丹」(daan1),其含義為:一. 盛飯食有蓋的圓形竹器。《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二. 小筐。《左傳‧哀公二十年》:「與之一簞珠,使問趙孟。」三. 盛穀竹器。《齊民要術‧水稻》:「藏穀必用簞。」四. 竹名。(一百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