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湖古道行(三)  圖文/平川

 在鹿湖的禪林之中,歷史最悠久的,要算是鹿湖精舍與竹園。鹿湖精舍位於大嶼山鹿湖村,是大嶼山最古老的一座庵堂,原為道觀,名為純陽仙院,於光緒九年(1883年)由流浮山羅元一道長創建,是大嶼山最古老的梵剎,比起現時赫赫有名的大嶼山寶蓮寺,還要年代久遠的。民國初年,觀清法師初到大嶼山,在大澳口的山藏廟駐留,他偶至鹿湖洞,與羅元一道長一見如故,道長洞悉法師是一位承先啟後的能者,遂將仙院交託與法師做住持,於是,仙院便順理成章由道教轉為佛教,所有院內的制度及儀式,皆依從禪門規範,男女同參,一時間皈依剃度者無數。於道長羽化登仙,觀清法師也圓寂之後,寺院逐漸成為女眾清修之道場,1955年重修後便正式易名為鹿湖精舍。

 鹿湖精舍環境清幽,據說當年甚得寶蓮寺住持筏可大和尚的青睞,故經常下山探訪精舍的住眾,1952年,他更選了鹿湖精舍來開班講授金剛經,一時成為鹿湖盛事。在大嶼山的禪林中,鹿湖精舍是最早修建的一家,在建造及設計上,相當精美和講究,甚具特色,已被列入古物古跡的保護範圍,屬於二級歷史建築。那天我與友人在那裡到處參觀,當離開的時候,還路經它附近的佛泉寺。

 屬於三級歷史建築的佛泉寺,早年曾遭到爆竊,目前依然是重門深鎖的。據當時報章報道,鹿湖佛泉寺遭匪徒盜去一批酸枝家私,並估計已經運到澳門出售。事發之後,不少義工都紛紛前往協助,並把寺內一些重要文物和神像等等,搬到安全的地方去收藏,免得再遭到盜竊和破壞。香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佛教徒出家住寺修行成風,隨著經濟起飛,出家修行者漸見減少,這使得昔日曾經是禪林勝地的鹿湖,隨處可見荒廢的寺院和精舍,於是,這便成為鼠竊狗偷出沒之地。

 佛泉寺雖然不及鹿湖精舍古舊,但它距今也有九十多年的歷史,是鹿湖精舍的物業,關於它的建造,原來是有段古的。話說當年因為鹿湖精舍以女眾為主,觀清法師欲建一寺給男眾居住,於是便向開設機器洗衣廠的番禺商人梁硯田募捐,惟當時梁硯田正陷入一宗棘手官司中,故無心考慮建寺之事,他向觀清法師承諾,若拜佛能助他勝出官司,他將斥資建造一座寺院來給觀清法師打理,及後他的官司果然勝訴,他於是信守承諾,在1932年捐款,只花了一年的時間,便在鹿湖精舍的右方建成了寺院,由觀清法師取名為「佛泉寺」。

 佛泉寺建成之後,由於供奉的是三寶佛,梁硯田特別為寺院打造了一塊大型的「三寶殿」牌匾,所以坊間亦有稱佛泉寺為三寶殿的。自此,梁硯田因受到神明感動,誠心向佛,專心修行,後來成了居士。據說寺內除了梁硯田送贈的牌匾之外,還有另一塊巨大的牌匾,匾上寫著「佛自西來」的。那是1933年一位英國人送贈的,那名洋人是梁硯田洗衣廠的經理許士德。原來在佛泉寺開光之日,他也是座上客,其時他的妻子正罹患重病,梁硯田便囑咐他到佛前許願,祈求妻子早日康復。果然事隔兩個月,許士德的妻子奇蹟地康復了,他於是也效法梁硯田,為佛泉寺送上一件大牌匾來答謝神恩。據說牌匾的下款不單單刻上他的中文譯名,更有他的英文簽名,十分獨特。據說後來許士德也皈依佛教,成為了佛教居士。◇(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