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集)韓國醫療風波有感 舒蕊

讀港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未來擴充招生學額。我隨即想到韓國近日爆發的醫生辭職風波(本文見報時,不曉得解決了沒有)。

今次韓國醫生(正職與實習)鬧工潮,起因是不滿政府擴大醫學院的招生名額─我們這些局外人不禁一頭霧水:多招醫學生,跟他們有何關係?

微信公號上的「英國報姐」有文章作詳細解釋,讓我明白一二。原來韓國現有醫生短缺,每千名病人僅對應兩點六名醫生;醫生的收入雖然高,但加班多。

我們看來,增加醫學生,不是正是解決了上述兩個難題嗎?

原來非也,據「英國報姐」說:「罷工醫生說的情況,指的是相當數量的醫學生畢業後的去向。有相當的畢業生為錢,不肯去地方醫院當螺絲釘,而是轉頭就去了醫美行業賺快錢。」

這樣,錢讓擴招來的新人賺了,首爾大醫院仍是人滿為患!

我對那句「不肯去地方醫院當螺絲釘」很感觸:去地方醫院當螺絲釘,別說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韓國人難做到;就算在中國,專業人士下基層(意同做螺絲釘)的話,同樣有人不甘心。

「願做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詞,成為「神話」了;在個人利益凌駕集體利益,「醫者父母心」的觀念,成為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