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洋山上探聖堂(上)  圖文/南青弋

 澳門有山有海,東西共融。而西望洋山(即主教山),則是適合慢慢行走的小山。座落山頂的西望洋聖堂可稱是澳門最美的聖堂,也是觀西灣與南灣最佳景的好去處。

 十七世紀,澳葡議事會將西望洋山贈予聖奧斯定會修士,並令其在山上建造一座小聖堂,以供奉航海者的保護神法蘭西聖母(又作「法國之巖聖母」)。現時我們見到的教堂建築,是1935年由高若瑟主教(D. Jose Da Costa Nunes)把小教堂及主教寓所一併重建的模樣,因此西望洋山又稱「主教山」。

 西望洋山作為澳門半島第三高的小山(62.7米),與東望洋山(即松山)相望,西臨內港、前臨南灣湖、西南接媽閣山。綠樹成蔭、環境清幽。山頂有西望洋聖堂,露德聖母山洞及主教府,西面斜坡有港務局大樓等。

 因廣州友人來澳,為盡地主之誼,帶著友人沿著西望洋山一路北上,上山的路寬敞平緩,經衣灣斜巷、高可寧紳士街、聖珊澤馬路、竹仔室斜巷、鮑公馬路、西望洋馬路等,還可見到多座南歐建築風格的別墅或官邸。

 澳門是天主名勝之城,主教山在澳門天主教的地位尤為重要。聖母曾顯現於葡萄牙花地瑪,故此花地瑪聖母像出巡是澳門天主教的傳統。每年5月13日,巡遊隊伍都會捧著花地瑪聖母像以及代表各堂區、各教會學校的旗幟,由市中心的玫瑰堂出發,經主教座堂、南灣、西灣,徒步登上主教山。多年前因孩子學校參與,應邀一路徒步見證。只聽沿路廣播頌唸玫瑰經,抵達主教山後,聖像移入聖堂供奉,主教則主持聖體降福儀式,祈求上主降福全澳市民。

 西望洋山多年來一直是澳門傳統豪宅區,現時的南西灣兩湖畔,是澳門人休憩好去處。主教山以西則是傳統民生區,媽閣廟至下環街一帶,是澳門最先發展的地區之一,在這裡仍然保存著不少老澳門的面貌,在西望洋聖堂前的觀景台可以看到。而主教山上幾百年來則是達官貴人居住區,現時不少官員的官邸亦設於此。

 西望洋山綠樹成蔭、環境清幽,具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建築也點綴期間,是個不可多得的寧靜小山。遊憩之中,來到觀景台,視野一下開闊起來,270度廣闊視野,飽覽澳門以和內港景致,甚至橫琴及外海,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