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介紹A區建設傳統醒獅及故宮珍藏展等 《澳門》雜誌新一期已出版

 【特訊】《澳門》雜誌(中文版)第一百五十七期現已出版。今期精彩專題包括:介紹新城A區落實宜居願景的建設概念、「吉祥殊勝──故宮與扎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舞獅藝術的傳統和新貌;同時亦分別專訪了兩家轉型創新的澳門小店,和第一家成功在香港上市的澳門科技公司。

 新城A區填海面積約一點三八平方公里,是東區-2規劃內的主要範圍,公共建設局將按規劃興建二萬八千個公屋單位,今期「專題」隨公共建設局局長林煒浩深入新城A區,了解新城區的建設思路和魅力,為讀者解構首次引入的共同管道。

 今年,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的年度大展「吉祥殊勝──故宮與扎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從故宮、扎什倫布寺遴選了一百三十七件珍貴藏品展出。〈扎什倫布寺珍品首次外展〉介紹展覽的重點展品,〈在澳門感受藏傳佛教文化魅力〉專訪了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副研究館員和西藏博物館副館長,講解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

 〈傳統老店轉型智慧系統提升績效〉專訪了有四十年歷史的寬記豆腐花第二代負責人,介紹店舖如何不斷創新,並利用「二0二三中小企業後台數字化支援服務」,引入智慧化系統進行下單、結算等,降低了經營成本,優化管理及提升營運效率。

 關前街是澳門一條古老的街道,區內蘊含深厚的歷史及舊區文化。去年,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舉辦「關前薈二0二三」活動,為舊城區改頭換面,引客入區盤活社區經濟。〈新舊融合關前薈小店重新演繹「桑」保健〉專訪桑社負責人譚偉,他指出,不少人被「關前貓」吸引,前來與其打卡拍照。有人流就會對商戶有幫助,希望未來有更多本地人來支持。

 澳門特區政府推動高新技術發展,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合作,強化「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已漸見成果。〈澳門科技第一股賦能澳琴高質發展〉專訪了首間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的澳門IT解決方案商博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

 舞獅是農曆新年不可或缺的節慶活動,在澳門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今期「文化+體育」分別專訪了擁有百年歷史的澳港柿山結義堂國術健身會及近年創辦的麥旨樑龍獅體育會,了解舞獅在澳門的傳承和作為現代體育競賽之發展情況,還訪問了佛山的獅頭非遺工藝師,展現醒獅製作工藝文化。

 在東望洋賽車跑道旁邊,有三座建於二十世紀初,已被評定為「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的西式大宅:「快樂宮」、「白宮」及「知春邨」。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建築師呂澤強,在〈東望洋的三座西式大宅〉介紹三座樓房的建築特色。

 木製牌匾與樟木槓雕刻,兩者工藝似同而實異,成品用途也不相同。由資深傳媒工作者陳思國撰寫的專欄「記憶中的行業」,今期〈木牌匾標識招客還祝頌樟木槓收納錦衣也藏珍〉為讀者介紹這兩種於昔日甚為興旺的木工專業。

 由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出版的《澳門》雜誌(中文版),是一本集時事、經濟及歷史文化等內容的綜合性雙月刊,內容豐富。流動裝置應用程式,除雜誌內容外,還設有快訊及短片觀賞欄目。

 《澳門》雜誌(中文版)第一百五十七期在澳門文化廣場、星光書店、邊度有書、文采書店及各大書報攤有售。

 《澳門》雜誌(中文版)流動裝置應用程式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mAcAu.mAcAumAgAzine.view

 iOS

 https://itunes.Apple.com/mo/App/Ao-men-zA-zhi/id1048563422?l=zh&;m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