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恆)一招鮮  無心

踏入書法大門的人,都慢慢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學習書法要真正取得成就,需要一個較長的學習時間甚至是漫長的過程。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寫字的事情,如果想進入書法的大門,就會是和寫字完全不同的認識和學習過程,簡單說,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一個是工具掌握、一個是藝術學習。

看似簡單的事情要提升到藝術的境地,那當然就不是一般的難,不過最初我們可能沒有真正意識到這種長期學習的艱難。

就拿臨帖來說,中國傳統優秀的字帖最頂尖的少說也有幾百幅,如果再放寬一些尺度,那可學習的字帖就更多了,甚至一個書法家一人的字帖就夠人學習很長時間。

臨着臨着,人就會產生疲勞的感覺,然後厭倦的感覺,直到不想再臨。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臨帖不可能在很短時間內達到自己滿意的目標,不管是臨得相似,還是臨得神似,都不會快速達到。

對於大多數臨帖人來說,可以有另一種情況,即在一段時間內要臨會許多帖很難或者不可能,但要臨會一種帖倒是許多人可以做到的。這可能是因為最初他選對了字帖;或者選擇的字帖自己比較喜歡,臨起來就比較用心;或者他對這個字帖有種天生的進入狀態。總之,對這一種字帖能夠比較快的掌握。

此時,他內心是比較高興的,認為自己比較快地掌握了書法的一些技巧。不過當他再去臨寫其他字帖時,卻再沒有臨第一種帖快速掌握的靈感和實際筆感。

我覺得,在沒有完全掌握其他字帖的書寫技藝時,不能放鬆對自己最早掌握的字帖書寫的技藝,並且要經常重寫、再練,使其技藝固化於心、於手。

有一些書法家一生只對一種字體是最擅長的,而且靠此行走於書法界,有些像「一招鮮吃遍天」,其實這也不錯,比那些學習了幾十年書法還沒有最拿手的人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