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茶醉」嗎?

 喝茶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好處,根據外國研究指出,喝茶除了能提神清心、紓壓放鬆、去油解膩,還能延緩衰老、降低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症的風險。

 然而,你有聽過喝茶會「茶醉」的嗎?有些人在過量飲茶或飲了太濃的茶而引起的不適現象,如頭暈、噁心、顫抖、四肢乏力……等類似於喝酒醉的症狀,這種現象就被稱為「茶醉」。而身體虛弱和空腹者,以及不常喝或沒喝過濃茶、咖啡因含量較高的茶的人士則更容易出現「茶醉」。

 為甚麼會出現「茶醉」呢?當中的元兇正是茶葉中所含的茶鹼。茶鹼是一種中樞神經的興奮劑,當我們一時間飲了過濃或過量的茶,便會令血液循環加速、呼吸急促,從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造成人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進而使人體內酶的活性不正常,導致代謝紊亂。及出現感覺過敏、失眠、頭痛、噁心、站立不穩、手足顫抖、精細工作效率下降等現象。嚴重者更可發生肌肉顫抖,心率紊亂,甚至驚厥、抽搐,這是中樞神經系統發出的危險信號,應當立即送醫院搶救。

 那麼,當出現茶醉後又有甚麼解決方法?

 解茶醉的方法其實極為簡單,那就是補充糖分。食糖果,喝糖水,或把一點白砂糖放入嘴裡都可以起到解醉作用。而另一個方法就是在喝茶之前先吃一頓飽飯,把肚子先填一填。

 下面,就來說說怎樣飲茶才是最健康。

 1.適量飲茶,切勿貪杯︰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對於清油解脂,增強神經興奮和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喝茶必須適量,當茶水積聚在腸道內,就會妨礙膈肌活動,影響正常吸收。另外,大量水分進入人體,容量迅速增加,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肺功能異常,特別是會給心臟功能不良的年邁體弱者帶來危險。一般來說,每日一至兩次,每次二至三克的飲量是比較適合的,對於患有神經衰弱、胃病和腸潰瘍的人都不適合飲茶,哺乳期婦女及懷孕和嬰幼兒也不宜飲茶。

 2.不飲新茶︰由於新茶存放時間短,未經過氧化、所含咖啡因、生物鹼、芳香油等較多,對人的腸胃黏膜有較強刺激作用,容易誘發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最好先存放半個月以上才泡。

 3.忌空腹、臨睡前、飯前飯後飲茶︰空腹時胃中含有大量胃酸,空腹喝茶會沖淡胃液、減少胃液分泌,會引起心悸、心煩、眼花、發抖等茶醉現象。飯前飲茶會同樣會沖淡胃酸,使飲食無味,還會影響消化器官的吸收功能。正確的方法應是餐後一小時再飲茶。

 4.飲酒後不能飲茶︰酒後飲茶,茶中的茶鹼可迅速對腎起利尿作用,從而使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的進入腎臟。乙醛對腎臟有刺激作用,會影響腎功能。不僅如此,酒後的乙醇對心血管刺激性也很大,茶同樣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兩者合二為一,更增強了心臟的刺激。

 5.忌以茶配藥︰因為茶中的鞣酸會與許多藥物結合產生沉澱,影響藥效。

 6.運動後不宜馬上喝茶︰運動後喝茶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劇烈運動後,同時,茶有利尿功能,不適合運動後體內水分大量流失。但在運動結束一小時後可以少量飲茶,因為飲茶可以有效緩解疲勞,以及起到保護骨骼肌的作用。

 7.茶並非人人皆宜︰對於患有神經衰弱、失眠、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核病、心臟病、胃病、腸潰瘍的病人都不適合飲茶,哺乳期及懷孕婦女和嬰幼兒也不宜飲茶。如果你喜歡飲茶,建議喝一些淡茶、熟茶。◇

 (資料來源︰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