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林芝九月十一日電】(李林 拉巴卓瑪)「我們堅持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江河湖泊和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百分之一百,西藏依然有著最藍的天、最白的雲、最淨的水、最清新的空氣,仍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西藏自治區主席嚴金海十日在首屆「南迦巴瓦─西藏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論壇」上如是表示。
九月十日首屆「南迦巴瓦─西藏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論壇」在西藏「江南」林芝舉行,十一日上午,部份與會人員分別前往雅尼國家濕地公園、林芝嘎拉村等地參觀考察。
嚴金海介紹,青藏高原作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區、敏感區,是亞洲重要江河的源頭區、保護區。西藏自然保護地面積佔全區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三十六,生態紅線面積佔百分之五十以上,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年碳匯總量佔全國的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六,已率先整體實現碳中和。
「隨著整個青藏高原生態的趨好,青藏高原對國家『雙碳』目標的貢獻會越來越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在論壇開幕式作主旨報告時介紹,經科考發現,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主旋律是變暖、變濕、變綠、變暗。氣候變化對碳循環有顯著的正反饋作用,整個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碳匯總量每年一點三億噸,碳排放量每年七千五百萬噸,已經實現了碳盈餘五千五百多萬噸。
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為建成二零三五年西藏生態文明新高地的總目標,未來將持續實施生態保護修復行動、污染防治攻堅行動等行動,促進生態整合與文明發展協調的兩型社會的構建。同時,會將資源環境作為硬約束,以建設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清潔能源接續基地、世界旅遊目的地等為重點,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建設。將持續促進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相結合,形成共建良好生態、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環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