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野果留香‧野生彌猴桃 黃平安

還有一種野果,秦巴山人稱之為楊桃,但它與現在水果中的楊桃毫無關係,它就是野生彌猴桃。它混生在山林裏,屬藤本植物,枝藤褐色,葉子碧綠,寬大厚實,夏季掛果,秋天成熟。

在我的記憶中,它喜歡生長在陰涼潮濕的山林裏。小時候,母親上山打豬草,我就跟着母親一道到山坡上去玩。那個年代,山裏孩子的童年大都是這樣度過的。母親喜歡採一些楊桃葉餵豬,一是葉子寬大厚實,二是豬兒喜歡吃,現在想起來,它的葉子營養也應該不錯。我玩不了多久,便開始鬧着要回家。母親一邊採葉,一邊哄我說,這叫楊桃,又酸又甜,好吃得很。我說,楊桃在哪呢?母親說,要等到秋天,楊桃才能長大。於是,我就天天盼着秋天,盼着楊桃快快長大。秋天到了,我便上學去了,久之,就把楊桃的事淡忘了。

一天放學回家,早已飢腸轆轆,可母親還沒把飯做好,我便哭鬧起來。這時,母親像變戲法一般,從屋簷下的竹筐中拿出了幾個褐色的狀如大棗全身長毛的東西,對我說,餓了先吃楊桃。我一看這毛茸茸其貌不揚的東西,頓時沒了興趣。母親便輕輕剝開外皮,露出了碧綠的果肉,汁水欲滴,我一把搶過母親手裏的楊桃,狼吞虎嚥起來。頭幾個竟沒嘗出味道,後來才發現,這楊桃酸甜可口,鮮香軟糯,真是太好吃了。母親說,這些楊桃已經採回來半個月了,剛採回來的時候又硬又酸,吃不成,要放上一段時間,等它慢慢變軟了,就好吃了。

第一次吃野生彌猴桃,就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後來每到秋天,我就催母親去採楊桃,於是,每年我都能吃到鮮美可口的野生彌猴桃。秦巴山裏的野生彌猴桃較多,到了成熟的時候,只要人不怕苦,不怕累,就能採一些回來。靜置一段時間,它就變成了孩子們的小零食,也成了大人們勞作後充飢的美食。它是野生的,沒有人去給它施肥、修枝,鋤草,完全是自生自滅,可它的生命力卻是十分頑強的,無論怎樣的年景,它從不放「空檔」,都能給鄉里人帶來一份甜美。

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剩餘時間和勞動力也多了。到了秋天,一些人便進山採摘野生彌猴桃。採得多了,就學着用土法來釀彌猴桃酒。先將採回來的彌猴桃靜置放軟,再將其搗成泥,加入適量白糖,讓其自然發酵。待其發酵成熟,散發着濃濃的酒香時,再進行過濾。過濾出來的汁水顏色淡綠,呈半透明狀,品嘗一口,酒香夾着果香,酸甜可口,十分美味,是鄉里人自飲或待客的佳釀。有的農家釀得多了,品質又好,還可以賣一些,換一些錢貼補家用。可惜鄉間都是土法製作,酒的保質期比較短,不宜長期放置和飲用。

近年來,現代培育的良種彌猴桃品種多,果子大,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成了市場上常見的水果之一。同時,還用它開發出了果、酒、食品、保健品等系列產品,深受人們的喜愛。雖然野生彌猴桃仍在山林裏生生不息,但是,年輕人無暇顧及,老年人無能為力,它們只得在山裏自生自滅,想起來還是十分可惜的。

站在高處,遙望層層疊疊的青山,那些曾經慰藉過無數鄉村人的野果子仍在山林裏生生不息,但它已很少有人問津了。它已經成為一種回味,一縷鄉愁,時時鮮活在人們的記憶深處,並時時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曾經的艱難困苦,更不要辜負今天的幸福和美好。(野果留香系列之五‧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