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塲,粤音「祥」(tsoeng4),同「場」。
17. ,粤音「祥」(tsoeng4),同「塲」。《齊民要術‧種蒜》:「黃 時,以耬耩,逐壠手下之,五寸一株。」
18. 傷,粤音「相」(soeng1),其含義為:一. 身體或東西受到損害:傷口;內傷;輕傷;槍傷;蟲傷。二. 損害:損傷;傷腦筋;傷筋動骨。三. 傷害,詆毀,得罪:傷眾;出口傷人。四. 妨礙:無傷大雅;無傷大體。五. 悲哀:傷感;傷心。六. 因某種致病因素而得病:傷風;傷寒。
19. 殤,粤音「相」(soeng1),其含義為:一. 還沒到成年就死去:夭殤。二. 死難者:國殤(為國犧牲的人)。
20. 鬺,粤音「相」(soeng1)。烹煮也。《史記‧孝武本紀》:「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鬼神。」
21. 觴,粤音「相」(soeng1),其含義為:一. 古代喝酒用的器皿。二. 飲酒:觴詠(喝酒吟詩);觴令(酒令);濫觴(喻事物的發端或起源);舉觴稱賀。
22. ,粤音「相」(soeng1),其含義為:一. 酒器,同「觴」。二. 嗜酒。《禮記‧投壺》:「命酌曰請行 ,酌者曰諾。」
23. 湯,粤讀「劏」(tong1),其含義為:一. 熱水:湯池;湯壺;揚湯止沸;赴湯蹈火(喻不畏艱險)。二. 煮東西的汁液:米湯;參湯;藥湯。三. 菜少水多的菜肴:菜湯;肉湯。雞汁湯;排骨湯。四. 中草藥加水煎後的液汁:湯藥;湯劑。五. 姓。「湯」讀「相」(soeng1),水流大而急:河水湯湯。
24. 蝪,粤音「劏」(tong1)。「蛈蝪」,土蜘蛛,即「螲蟷」。《本草綱目‧蟲部‧螲蟷》:「螲蟷即《爾雅》土蜘蛛也,土中布網。」
25. 鐋,粤讀「劏」(tong1)。一. 種小銅鑼:鐋鑼。「鐋」讀「趟」(tong3),其含義為:一打磨木器、石器,使之光滑的工具。《禮記‧大學》朱熹注:「磋以鑢鐋。」二. 熱酒。明李翊《俗呼小錄》:「熱酒謂之鐋。」
26. ,粤讀「劏」(tong1),其含義為:一. 前走。(見《玉篇》)二. 走貌。(見《集韻》)
27. 燙,粤音「趟」(tong3),其含義為:一. 高溫物體與皮膚接觸使感覺疼痛或受傷:燙手;燙嘴;燙傷。二. 用溫度高的物體接觸另一物體使升溫、加熱或改變樣子:燙酒;燙蠟;燙髮;燙衣服。三. 溫度高:滾燙;水太燙了。
28. 摥,粤音「趟」(tong3)。划船也。《古今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水哨禀知軍官,移般出港,篩鑼擂鼓,搖旗吶喊而前,摥入湖中。」
29. 婸,粤音「宕」(dong6),其含義為:一. 淫逸。(見《方言》卷六)二. 放蕩。(見《廣韻》)
30. 愓,粤讀「宕」(dong6),其含義為:一. 放蕩,恣縱。《荀子‧修身》:「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二. 平也。(見《說文‧心部》)「愓」讀「相」(soeng1)。「愓愓」,行走時身體筆直而步伐很快。《禮記‧玉藻》:「凡行容愓愓。」
31. 逿,粤音「宕」(dong6),其含義為:一. 跌倒。《漢書‧儒林傳‧王式》:「式恥之,陽醉逿墜。」二. 蕩擊。《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周身熱,脈盛者,為重陽。重陽者,逿心主。」三. 突也。《文選.張衡〈思玄賦〉》:「爛漫麗靡,藐以迭逿。」
32. 碭,粤音「宕」(dong6)。碭山 :一. 縣名,位於安徽省。二. 山名,位於河南省。(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