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壇「刮骨療毒」

 【中新社北京4月4日電】(中新社記者王歡)「要深入查找、推動解決體育領域特別是足球領域腐敗問題和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李希3月27日部署對國家體育總局開展機動巡視時強調。伴隨中央巡視「亮劍」,中國足壇反腐疾風勁吹。

 此次被認為是對足壇「刮骨療毒」式的整肅,不僅涉及官員級別之高前所未有,清理範圍也越來越廣,雷霆手段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官方4月1日消息,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兆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審查調查。63歲的杜兆才曾于國際足聯、亞足聯任職,在中國足協黨委書記、副主席任上落馬。他是截至目前足壇反腐風暴中落馬級別最高的官員。

 據中新社記者梳理公開資料,不到130天內,已有9名中國足壇實權人物接受審查調查。

 2022年11月26日,中國男足國家隊原主教練李鐵涉嫌嚴重違法接受監察調查,標誌著本輪足球反腐肅貪行動拉開序幕。

 2023年春節前夕,中國足協原秘書長劉奕、中國足協常務副秘書長兼國管部部長陳永亮被查;2月14日,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在今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痛陳,(中國)男子足球的水平一路下滑,足球業內甚至出現了諸多亂象,要以猛藥去屙、重典治亂的決心,堅決打擊、嚴厲懲處。

 兩會之後,足球反腐迅速刷新紀錄。3月24日,中國足協紀委會主任王小平、競賽部部長黃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3月29日,中國足協原副主席于洪臣接受審查調查、中超公司原總經理董錚接受監察調查。

 今次足球反腐風暴深挖劣根,亦在廣度上去腐剜瘡,涉及國家隊主教練、協會秘書長、主抓職業聯賽的競賽部部長、俱樂部高層、球員等等。足協黨委書記、主席雙雙落馬,更是中國足球史上「首例」,可見此輪重拳出擊的決心和力度。

 支撐中國足壇運行關鍵部門的高層幾乎全受波及,為確保協會正常運轉,國家體育總局4月2日緊急組成由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穎川擔任組長的「工作組」進駐中國足協。

 高投入、高期待中,中國男足卻一直成績欠佳,一些沉屙積弊越積越深,多年來廣受輿論詬病。無論改革青訓還是造星計劃,相關各方提出了很多建議希冀挽救頹勢,其中一個共識是中國足球需要乾淨的綠茵場,振興足球必須要有健康的生態。

 從2001年爆發的「甲B五鼠」踢假球事件,到起始於2009年司法機關主導的「反賭掃黑」,最終有57名足協官員、球員和裁判鋃鐺入獄,至今,中國足壇在長達22年的時間裡經歷了三波掃賭打假反貪風暴。低谷中的徘徊,固然和中國足球與聯賽發展的系統性弊病難脫干系,但足球從業者「前腐後繼」,足協內部再次出現較大範圍的嚴重管理失序已是不爭事實。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稱,此次機動巡視與近段時間足壇反腐及眾多足球界官員「落馬」有一定關係。強調足球領域腐敗問題和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也是中央回應社會關切的一種體現」。

 中國足壇反腐仍在持續「狂飆」。《人民日報》官微指出,「正風肅紀,以刮骨之力淨化足球生態;固本培元,以療毒之效重塑足球形象。」反腐打假這部大戲需要的不是全民追劇,而是實實在在的重錘。唯此,中國足球或能避免再次陷入若干年後腐敗和「假賭黑」死灰復燃的輪回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