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早茶大亂鬥:腸粉   甘遠來

 我最喜愛的早茶點心,就是腸粉。師傅在蒸爐上鋪上一塊布,倒上米漿及其他配料,等待一段時間,待腸粉蒸好。用布拉成的腸粉叫布拉腸,與半成品的豬腸粉又有根本區別。一攤一抖一刮,捲成腸形,剁剁剁,一份腸粉鍾天地之所愛誕生,新鮮滾熱熨。腸粉有齋腸、瘦肉腸、叉燒腸、蝦腸、蛋腸等等諸多組合,只有吃不到,沒有想不到。腸粉的組合可以說是我對於「有容乃大」理解的啟蒙者。

 腸粉的精髓在於米漿,沒有米漿何來腸粉。米漿用新米磨製,蒸出的粉皮就會厚身一點,口感偏軟但米香十足;米漿用陳米磨製,蒸出的粉皮就會薄身,口感較為煙韌,米香略嫌不夠;米漿中添加了其他澱粉,蒸出的粉皮就會半透明,有如玻璃一般,煙韌程度最高。若粉皮煙煙韌韌,又帶有濃郁的天然米香,是腸粉的王中王,腸粉中的戰鬥機,足以擊潰食客的味蕾,使人傾心。

 腸粉不能沒有醬汁,就如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我喜歡的腸粉伴侶有三種,豉油、甜醬、花生醬,豉油的鹹鮮,甜醬的甘,花生醬的香醇,三種醬料與新鮮拉好的腸粉搭配在一起簡直是人間極品,開啟美好的一天就靠這碟腸粉。然而,眾口難調,有人只喜歡腸粉加豉油,有人對花生醬、甜醬等「異端」深痛惡絕,就如同披薩上應不應該放菠蘿一樣。無論如何,只要腸粉是腸粉本身就已經足夠美好,只要你喜歡就一切都好。

 腸粉的學問,是能夠研究一生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