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奕龍稱疫情令殯葬業壓力甚大 盡力保障遺體有最好尊嚴

 【專訪】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稱,由去年(二0二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起至一月四日,共五十七人因感染新冠病毒離世,期間亦有逾六百名因其他原因離世的人士,明白殯葬業壓力的確相當大。他認為,疫情高峰時,部份有染疫的家屬延遲殯葬儀式、同時有不少從事殯葬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包括火化程序、儀式和運送遺體的司機都染疫,令當時的相關殯葬服務受影響,需暫停一至二周,現時服務已恢復。

 羅奕龍強調,當局是以認真的態度處理每具遺體,遺體管理小組和業界一直持續溝通,希望遺體可獲妥善處理,盡力保障遺體有最好尊嚴。

 羅奕龍又表示,近期新冠病毒導致部份人士不幸離世,亦令總體全澳的死亡人數增加。而有關感染新冠死亡的定義全球各地都不一致,澳門亦是跟從國家的定義,即患者感染了新冠引起呼吸系統或呼吸衰竭而死亡,但若對病患本身患有多重慢性病或腫瘤的晚期,這兩者是不同,必須區分其中的分別。

 至於新冠疫苗會否成常規接種,羅奕龍稱,需要視乎科學數據,目前全球打到第五針。澳門親身經歷疫情後,政府可以明確指出,出現重症或不幸離世的歸類為三原因,其中年齡大和基礎病均無法控制,但接種疫苗可較大保障個人健康,呼籲未有感染的長者等人士盡快接種疫苗,「溝針」的保護效果更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前(四)日新增一百零二名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入住衛生局的隔離治療設施;此外,前(四)日有兩人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離世,男性,年齡分別為七十四及八十五歲,均有基礎病,其中一人沒有接種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