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十二月十一日電】(記者 陸敏)香港將軍澳跨灣大橋十一日正式通車,成為香港第一座由內地企業獨家承建的大型橋梁。
將軍澳跨灣大橋是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主體工程,為香港新界東南側將軍澳海灣的重要跨海通道,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歷時逾四年建成。該橋及連接路和將軍澳─藍田隧道的通車,將大大改善新界東南的交通狀況。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十日出席「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通車儀式」。他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會以基建先行,釋放沿路發展潛力。特區政府本月起就《跨越二0三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展開公眾諮詢,預計明年底前整合香港基建發展藍圖。
據中國路橋公司負責人介紹,大橋主體為橫跨將軍澳海灣的高架橋,長約一公里。主橋為重約一萬噸的外飄式雙拱鋼橋,以高強度鋼材建造。橋面寬約三十五點八米,跨徑約二百米,是香港目前跨度最大和單體最重的鋼拱橋。
該橋採用「內地製造、香港安裝」的建設模式,在江蘇南通等地預製,經過海上長途運輸運抵香港並完成安裝。
該橋在製造、運輸和安裝等環節克服了許多技術難題,創下多個業內「第一」。鋼橋的雙拱使用了S690鋼材建造,這是超高強度的鋼材在世界上首次大規模應用於橋梁建造;不使用大型起重機船,而利用海潮漲落的「浮托法」安裝大型鋼橋屬國內首次;萬噸鋼橋整體加工、整體運輸、整體安裝,這在國內也是第一次。
將軍澳跨灣大橋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海上高架橋,因而備受市民期待。大橋通車後有望成為繼青馬大橋、昂船洲大橋之後香港新的地標性跨海建築。
雙拱鋼橋的外觀設計創意來自設計大賽,最後經香港市民投票選定。◇
◎ 十二月十一日,香港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通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視察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關注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通車首日運作情況。圖為李家超(中)。十二月十一日,香港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通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視察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關注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通車首日運作情況。圖為李家超(中)視察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香港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