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院舍使用者、員工及訪客進入設施時 須出示兩小時內快測陰性證明

 【專訪】防疫政策轉變為容許病毒在社會有一定程度傳播,但長者院舍等仍是高危病區,更需要進一步嚴格管理,由本周一(十二月十二日)開始,服務使用者、員工及其他訪客在進入設施時,須出示兩小時內快速抗原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以澳門健康碼上顯示的檢測時間起計)。

 目前全澳長者及康復院舍已停止接受訪客探訪,全院院友留院不外出,並需持續交替一天核酸和一天快測,所有員工上班前及下班後亦需快測,上班時亦要出示採樣廿四小時核檢證明,以及需配戴KF95、N95及FFP2以上等級高防護口罩。社工局要求長者、康復及戒毒院舍協調部份員工以自願形式留宿院舍,或安排員工在院舍和休息場所之間點對點生活。

 社工局局長韓衛表示,考慮到不想加重醫療體系負擔,參考鄰近地方經驗院內感染控制不好,有五成到七成院友受感染,而本澳院內人數一般有一百多至三百多人,大多數超過八十歲,有臥床及高度護理需要,一旦感染對醫療體系影響較大。此外,要確保員工能夠順利過渡疫情,不會出現工作人員感染無人照顧長者的情況,產生照顧不周的問題。

 倘有曾進入設施的上述人士的抗原快測或核酸檢測結果出現陽性,相關的活動室(托兒所,殘疾人士暫托、展能及職業康復服務)或設施(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和服務名額超過一百五十名的殘疾人士職業康復設施)將會暫停運作五天。

 另外,若完成接種最少兩劑新冠病毒疫苗、有實際使用服務需要並在進入設施時出示兩小時內快速抗原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的服務使用者,相關機構可有限度提供友善支援服務。而暫停運作五天後的院舍或機構恢復運作時,需要進入的人士須出示快速抗原檢測陰性結果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