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發基金稱今屆水平高未來將著力推向四大產業開展科研 「澳科學技術獎勵」22項目獲獎

 【專訪】二零二二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獎勵頒獎典禮昨日舉行。二十二個項目脫穎而出獲得科學技術獎,三十名研究生獲得研究生科技研發獎。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澳門科技創新氛圍日益濃厚,各類型科研平台不斷豐富、傳統企業升級轉型、科技企業、高等院校排名持續攀升。同時,澳門在芯片設計、太空科學、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已形成了一定的實力,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斷湧現,如本次獲獎的中葡機器翻譯系統、極高效電子芯片、納米泡沫混凝土及用於治療炎症和免疫調節的新藥開發等項目,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輩出。

 隨著特區「二五」規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各項工作的推進和落實,他希望科技工作者充份把握機遇,共同推動澳門科技創新發展。

 科技發展基金主席陳允熙表示,今年競爭激烈,項目應用落地水平比以往幾屆高,主要是微電子、生物醫藥等,未來會著力推動向四大產業開展科研。

 澳大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代主任麥沛然稱,今次有兩個項目獲獎,其中便攜式核酸檢測數字微流控系統研發八年多,在橫琴有產業應用,可縮短核檢結果出台時間,認為是未來檢測新冠病毒和流感的重要技術。

 科大藥學院院長朱依諄的團隊以治療炎症和免疫調節的新藥研發和產業化獲獎,他稱期望透過研發新藥,帶動澳門科研發展。

 澳大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副教授孫國星的團隊,以納米泡沫混凝土項目獲獎。他稱目前應用於珠澳數個大型建築工程,能節約水泥原料成本及減少碳排放,未來將推廣至內地其他城市。

 以中葡機器翻譯系統獲獎的澳大科技學院代副院長黃輝認為政府近年加大科研資源投入,他的項目已開展二十多年,團隊並開發廣東話、普通話和英文之間的翻譯,正研究如何推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