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行雲)倒霉港督楊慕琦  馬不前

 日本這次發動太平洋戰爭,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着着佔先,得心應手。為了對付香港,曾從關東軍抽調大批軍機火炮,香港守軍完全不是敵方對手,勝負很快便看出來,九龍只抵抗數天便告失守,英軍無心戀戰,把九龍殘兵敗卒,撤至港島,準備背水一戰,期望固守待援。楊慕琦從港督府登上扯旗山(太平山)頂眺望,日軍軍艦把這個蕞爾小島包圍起來,日夜轟炸,他望穿秋水,援軍蹤影俱無。原來,太平洋戰爭一發生,「威爾斯皇子號」和「卻敵號」就飽吃日軍的炸彈和魚雷,變成了碧海寃魂,所謂永不沉沒者,只能哄哄楊慕琦,卻嚇不倒日本人,在一場海戰中,炸彈和魚雷夾攻下,兩艦沉沒,連帶艦上的官兵,都變成了南海魚糧。

 當楊慕琦收到兩艦沉沒的噩耗,他一顆心也隨着兩艦往下沉,兩艦沉沒,縱有援軍,也沒有交通工具可載,孤城落日的痛苦,重重地壓在他的雙肩,他曾嘗試向邱吉爾請示,萬一香港守不住,他應否豎起白旗向敵人投降?老狐狸不置可否,只是覆電鼓勵他支持下去,將來一定流芳百世云云。

 流芳百世不能當飯吃,不能當水喝,日軍把包圍圈子越縮越小,把水塘佔領了,守軍不止彈盡援絕,聖誕節那天,港島軍民連水都喝不到一口,守軍賈司令跑上港督府,向他報告:全線崩潰,香港失守就在目前。

 那時的楊慕琦,聽到報告,已是六神無主,他也許想起首相大人邱吉爾萬世流芳的鼓勵,守土有責,他是香港總督,也是全軍主帥,如今地方失守,他該何去何從?

 他立即與身邊幕僚商議,大家都認為打不下去,退無可退,只有投降一途。有了一致的看法,他立即向賈司令發出投降命令,賈司令向前線下令停火,豎起白旗。

 第一面白旗,是聖誕節下午從總督府上空豎起,接着,被日軍分割包圍的陣地,也紛紛豎起白旗,日軍得到消息,都停止了繼續向英方攻擊。

 投降的屈辱,楊慕琦可以想像得到,但是,為了自己的生命,也為了整個香港的生靈,只好硬着頭皮為之。他吩咐下人替他製了一支小白旗,待到槍炮聲漸漸沉寂,他與賈司令二人,無精打彩地離開總督府,不帶任何衛士,步行下山,走到銅鑼灣聖保祿醫院(日軍登陸港島後,以該醫院為前線司令部),日軍司令命翻譯官詢問楊慕琦是否願意投降,事已至此,他也沒有回頭的餘地。

 日軍司令安排一艘小汽船,運載二人過海,船抵尖沙咀碼頭,日軍押送二人到碼頭對面街的半島酒店,負責攻港的日軍總司令酒井隆,攻克九龍,即於半島酒店三樓設立司令部。

 酒井隆在司令部接獲前線報告說:守軍已升起了白旗,歡喜異常,待至楊總督與賈司令登上半島酒店三樓,拿出一份投降書,命令楊慕琦簽署,楊乖乖地把他的大名簽了,隨即解下自衛武器,於是這位總督大人便由座上客變成階下囚。

 次日,酒井隆命大小官員,一律集合登記,登記後,全部不許返家,被押解到赤柱監獄,有楊慕琦留在半島候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