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巨星羅文,轉眼離世20年,回顧他的一生,曾兩度跟「EMI」結緣,綻放他畢生音樂上最光輝的一頁。他原名譚伯先,名字由爺爺所起,生於廣西,在廣州長大,戰後羅父曾率領一家人在香港短暫居留,及後又折返廣州定居。羅文父母是高學歷人士,令到這小孩深受雙親喜愛西方電影及粵劇藝術的影響,他甚至曾拜粵劇老倌羅家寶的父親羅家樹為師,學習曲藝功架。16歲因超齡考不進粵劇學校,藉口到香港為患病的媽媽買藥,投靠本地親戚。最初在親戚的裁縫店幫忙,後來他又從事荔園遊樂場職員、戲院帶位等基層工作,未幾又當起銀行見習生,晚上攻讀英文。
1964年,羅文在「邵氏」電影舉辦的「山歌戀歌唱比賽」獲得季軍後,參與黃梅調電影的合音工作。稍後,與幾位朋友組成「Roman & The Four Steps」樂隊,於1967-69年間在EMI推出了兩張英語單曲唱片,同期也因為主唱邵氏電影歌曲,推出幾張原聲帶EP,這是羅文與「百代」首度結緣。
未幾,作曲家王福齡以經營的「超群唱片」把羅文力捧,可惜歷經數張電影相關的大碟/細碟,迴響不大。1971年,與沈殿霞組成「情侶合唱團」,常在電視節目中載歌載舞,約兩年後解散,獨自遠赴日本受訓。因在電視台的「全日本歌謡選手権」節目連續十周位列第一名,再拿取總冠軍,這發展期間,羅文在當地推出了三張日語EP。1976年,為TVB主唱了「書劍恩仇錄」主題曲,翌年以配音日劇「前程錦繡」的主題曲大受歡迎,隨即轉回香港發展。此後以「梁山伯與祝英台、」、「家變、「強人、「小李飛刀」及「絕代雙驕」等主題曲,一躍成為家傳戶曉的巨星。
1979年,羅文再次投進國際音樂機構EMI的懷抱,據說加盟條件之一,是由著名錄音師出身的老總黃啟光,親自擔任其唱片監製。往後五年,幾乎每張粵語專輯均有白金唱片銷量,也為羅文的音樂事業締造了許多樂壇創舉。首張專輯「好歌獻給您」沒有一首TVB劇集歌,這是他在前東家不可能的事。及後還有「卉」及「舞台上」等專輯,都沒有收錄劇集歌作賣點;1981年,為了不破壞「仲夏夜」專輯的爵士曲風,情願把四首TVB劇集主題曲以45轉EP,隨大碟送贈。這是他想在劇集歌熱潮以外,建立獨特的流行曲風格,對自己的音樂事業甚有遠見。
1980年,香港歌星基本上都已轉唱粵語歌,羅文卻為打開東南亞南洋市場,推出他首張全華語專輯「盼望的愛情/春雨」。1981年中國新年,以花卉為專題,推出香港首張概念大碟「卉」,展開了他的概念專輯製作方向。同年,以Jazz為主軸,首張華人粵語爵士專輯「仲夏夜」面世,母帶送交美國Capitol唱片,由著名音響工程師John Lemay 和Bruce Ferber操刀重製母版。這種國際級Mastering實屬華人唱片業的首次,比現今的歌手超前了幾十年。當時羅文便曾在個人藝人專欄中分享其喜悅心情,因為對方給與香港錄音及演奏高度評價,並認為此製作極具國際音樂水準;專輯中加入羅文收錄其創作「仲夏夜」,也是香港歌星中少有包辦曲詞的嚐試。1982年,不計成本得失,為圓其音樂夢,自資製作香港首個粵語音樂劇「白蛇傳」及推出原聲唱片集。這一年,因無瑕灌錄全新專輯而推出的 「我的挑選」,連精選唱片都親自上陣選曲,這也是香港歌星的創舉。1983年,集舞台元素完成的「舞台上」專輯,又是一張曲風多變的精彩概念專輯,並首度開腔唱粵曲。這一年,「邵氏」老闆邵逸夫親自欽點,要由羅文和甄妮合唱TVB劇集「射雕英雄傳」結果不單大受歡迎,由兩位隸屬不同唱片公司的巨星,以跨公司合約合作而成的專輯,在樂壇實屬首次,不單成為一時佳話,專輯更暢銷至今!
儘管羅文往後在音樂事業上仍力求完美,但不難發現許多計劃如「Roman/羅文 (波斯貓)」專輯的「今古」概念、「朋友一個」的好友創作歌曲概念專輯、「柳毅傳書 (音樂劇)」、與甄妮再度合唱、「紅塵夢」/「孔子曰」加入Rap,甚至之後還有「激光中 94’ Yeah版」及推出粵劇專輯等,均有EMI時期創新的影兒。可見那幾年,羅文有用不盡的前衛構思。1979年,羅文是首位被獲准在英國Royal Albert Hall舉行演唱會的東方歌星;1980年,羅文北美巡迴演唱,足跡遍及溫哥華、多倫多、洛彬機、三藩市、更在美國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Avery Fisher Hall,舉行首個華人歌星演唱會。1981年,羅文拍攝全裸寫真,那管是藝人或男歌星,在華人社會均屬令人驚訝的前衛之舉。在服裝上,他愛穿外國設計師品牌服裝,帶領了本地歌手形像潮流。1983年,羅文榮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大地留著的記號 記念羅文辭別廿載」收錄羅文的EMI精彩歌曲54首,製作人以演唱會概念,分為九大主題呈現這批精品,讓你重溫、或重新認識最精彩的EMI年代羅文!香港不單有「獅子山下」,更有這一顆令人永遠懷念的舞台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