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點六米橋面寬度創世界紀錄 世界首座公鐵同層多塔斜拉橋合龍

 【中新社珠海九月五日電】(記者郭軍)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工程──珠機城際金海特大橋主跨鋼樑五日十時十八分成功合龍。金海大橋是世界首座公鐵同層多塔斜拉橋,同時也憑藉四十九點六米的橋面寬度,創造了目前公鐵兩用多塔斜拉橋寬度的世界紀錄。

 珠機城際金海特大橋全長一千三百六十九米,起自珠海橫琴新區,跨越西江磨刀門水道,終至珠海機場東路,是珠機城際鐵路二期關鍵控制性工程。大橋首次採用多塔鋼構體系公鐵兩用斜拉橋結構,主跨為三乘三百四十米的公鐵同層四塔斜拉橋,中間為一百六十公里/小時的雙線城際鐵路,兩側為一百公里/小時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

 「精度控制是合龍階段的最大工作難點,合龍精度誤差必須控制在一毫米以內。」中鐵大橋局五公司副總經理、金海大橋項目經理陳曉劍介紹說,大橋鋼樑製造時溫度為二十至二十五攝氏度,而夜間鋼樑的溫度為二十八點五至三十二攝氏度,由於兩側橋墩為塔樑墩固結,受熱脹冷縮影響,使得合龍口寬度小於合龍段的製造長度。為此,項目團隊通過在合龍口採用對頂裝置的方式,施加主動對頂力,調節縱向間隙,抵消溫差伸長量。同時微調合龍口兩端轉角和標高,確保沖釘能順利插打,最終實現高精度合龍。

 據悉,金海特大橋鋼結構由四個鋼主塔、八個大節段鋼樑、三十九塊標準鋼箱樑(含三個合龍塊)組成,共計五點二萬噸鋼樑及鋼塔。

 金海特大橋於二0一八年四月開工,自入場施工以來,該項目建設團隊充份發揮迎難而上,圓滿完成了各節點目標任務。目前,大橋已全面進入橋面系施工階段,確保今年十月進入鋪軌工程,明年達到通車條件。屆時,從珠海金灣到橫琴僅需十至十五分鐘,從珠海機場到拱北僅需二十五分鐘,將大大縮短珠海主城區和西部城區的交通時間。

 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交通工程是珠三角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內地及珠三角地區聯繫香港、澳門的重要客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