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雁物語)道歉  譚美

道歉、低頭、下跪算不了甚麼,為大局着想,為往後之日子光明正大,就算要賠償也是有限和一次性的事,這樣做就可向世人宣告己會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看看德國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九七零年十二月七日,布蘭特總理訪問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逗留數分鐘;在那裏,他為當年戰爭的犧牲者敬獻了花圈,在撥正了花圈上的絲結之後,布蘭特後退幾步,突然雙膝下跪。這一舉動事先沒有計劃,也無需語言解釋。據說事後布蘭特曾說,「我這樣做,是因為語言已失去了表現力。」

總理下跪謝罪的畫面傳遍了世界,在德國國內也引發了不同的反響。許多人批評指責,但更多的是尊敬。從此,在深深受過德國納粹鐵蹄蹂躪的東歐人民心中,德國人不再只是青面冷血殺人不眨眼的納粹屠夫,在他們的心中,這位跪立着的德國人,真心為自己的民族贖罪,真誠地向曾被奴役的國家請求重歸於好的一位德國總理。

人們說華沙之跪「跪着的德國人比站着的日本要高大」,這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通常手上並沒有甚麼秘密武器,他有的只是過人的道德感。英雄,所以叫人念念不忘,靠的不是他的行為,而是行為背後的道德抉擇,才真叫人動容。反觀日本,只會鬼鬼祟祟地參拜靖國神社,對戰爭所犯下的罪行並無悔意……安倍啊!安倍!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