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抗疫三熱點 天然免疫終末消毒校園防疫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七日電】(記者高凱)奧密克戎感染後就會獲得天然的免疫?終末消毒是否必要?合理範圍如何界定?何為目前校園防疫重點?二十七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多位專家及相關官員詳解當下抗疫的熱點問題。

 奧密克戎感染後就會獲得天然的免疫?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當日指出,新冠病毒仍在變異進化,對於最近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人們還在不斷認識的過程中。「感染病毒之後,從理論上會產生天然的免疫,但是我想,這(依靠感染後獲得的免疫)不是目前我們應做出的選擇。」王華慶說。

 他指出,一方面,奧密克戎變異株還會導致重症和死亡,不接種疫苗單靠自然感染獲得免疫,是危險的選擇。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疫苗應用以來,其預防重症和預防死亡的效果已經非常明確。

 王華慶指出,奧密克戎變異株發生相當大變異的情況下,自然感染產生的免疫力有很大不確定性。他介紹,最近在世界頂級的醫學期刊上發表了兩項研究,結論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在未接種疫苗人群中誘導的中和抗體水平要低於疫苗接種者,誘導的抗體廣度不够,針對其他變異株感染的保護作用有限。

 終末消毒是否有必要?合理範圍如何界定?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當日表示,在傳染源隔離後,防止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通過物品傳播,就成了重點。

 他指出,新冠病人或者無症狀感染者離開以後,污染的環境和物品上面可能存在著活的病毒,終末消毒可確保環境及其物品中不再有活病毒存在。入戶的終末消毒,是實現病家無害化,阻止病毒經過家庭傳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張流波同時強調,應該避免盲目消毒、過度消毒,消毒要有針對性。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當日指出,消毒是實施「人、物、環境」同防、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各地組織專業的消毒隊伍依法依規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以及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對病例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居住或者活動過的場所,以及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場所進行終末消毒,為確保環境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同時指出,在消毒執行過程中,個別地方存在著溝通不到位、操作不規範等問題。「對此,我們也要求進一步加強對政策文件、技術操作流程、消毒方法的培訓、宣貫,以及加強消毒過程中的監督等工作。各地在組織入戶消毒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消毒技術規範和流程執行,同時要注重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的溝通,讓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消毒工作,共同做好規範消毒。」雷正龍說。

 當前校園疫情防有何重點?

 中國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表示,為應對當前新冠疫情複雜形勢,校園疫情防控工作重點主要有,加強校門管理、健康監測,特別是食堂、宿舍以及校醫院等重點場所管理;堅持定期開展核酸抽檢制度,加強防疫物資儲備,加強應急預案演練;協調聯動核酸檢測、流調轉運、隔離管控以及相關的疫情防控措施,確保風險人群及時從校園分離開,守住校園不發生大規模疫情的底線。

 他指出,校園防疫中注重加強生活物資、防疫物資以及教學物資的供應,保障好師生員工看病就醫的需求,穩控校內的餐飲以及相關商品的價格。

 此外劉培俊強調了加強中小學醫務室以及高校校醫院等專業機構的建設,配齊配強專業人員,特別是高校要科學設置臨時留觀場所,建立隔離緩沖用房,建立物品緩沖區,同時暢通與周邊定點醫院的對接機制。

 暑假將近,隨著高校陸續放假,大量學生開始離校返家,劉培俊表示,當前,教育部把做好學生離校返鄉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和任務,已分別為返鄉居家、暑期留校、醫學觀察和住院就醫的學生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南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