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條巴士路線 本周末起調整服務

 【特訊】兩間巴士公司向特區政府提出對部份巴士路線特徵作出調整,以提升服務質素及回應市民出行需求。經分析及協調,特區政府批准12條巴士路線於5月28日(周六)首班車起調整服務,另有6項站名變更安排或臨時安排變為永久措施。

 當中,H3路線往路環方向的行程延伸至新口岸及於氹仔增加停靠站點,並改以低地台中巴行駛;51X、55、H2、MT5及N1B路線在原行程的基礎上增加停靠站點,進一步便利乘客出行;AP1X路線增加於周六(強制性假日除外)營運以回應客況需求;71路線的尾班車時間調整至晚上10時,以更合理地運用人力與車輛資源;17、19及MT4路線調整行程以完善巴士出行線網,其中19路線會逐步改用低地台的增程式電動中巴營運;而15路線則調整為循環路線。詳見附表。

 擴大服務範圍及增加停靠站點:H3為便利居民出行,增加山頂醫院至新口岸區之公交服務,往蝴蝶谷大馬路總站方向改經劏狗環、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同時增加於氹仔的停靠站點;此外,由小巴改為低地台中巴行駛,提升承載力,便利長者和輪椅人士出行;然而受道路環境限制,需取銷行經若憲馬路。

 增加停靠站點︰「史伯泰/盧廉若」、「蘇利安圓形地」、「羅理基/馬六甲街」、「東方拱門」、「治安警察局」、「史伯泰/麗景灣」、「泉澧花園」站。

 取銷停靠站點︰「山頂醫院總站」。

 增加停靠站點:方便居民出行:51X,增加停靠「和諧廣場/樂群樓」站。

 55,增加停靠「媽閣總站」及「河邊新街/李道巷」站。

 H2,總站遷至快富樓附近的新增站點「俾若翰街/快富樓」站,原總站「筷子基社屋」站調整為過路站,進一步方便該區長者出行。

 因應總站遷移,H2路線返回「俾若翰街/快富樓」站時,會由原本行經海灣南街及船澳街,變為行經沙梨頭北街、俾若翰街及筷子基街。

 MT5,增加停靠「仙德麗街」站。

 N1B,增加停靠「馬場海邊馬路」站。

 調整營運時間:71,經檢視客況及各條往返澳門大學巴士路線的營運情況,為更合理地運用人力與車輛資源,71路線的尾班車時間由凌晨0時調整至晚上10時。

 AP1X,為回應客況需求,AP1X路線新增於周六(強制性假日除外)營運,服務時間為上午6時至10時及下午3時至8時。

 調整行程:17,為加快路線運作效率及減少路線彎繞道,在分析客流後,17路線取銷行經賈羅布大馬路、廣州街及十月一號前地,以縮短大部份乘客的出行時間。

 取銷停靠站點︰「賈羅布/葡京」站。

 19,為增加載客量和提升乘客舒適度,尤其方便長者往來鏡湖醫院,19路線由小巴逐步改為低地台的增程式電動中巴營運;同時,因應道路環境限制,往永寧廣場方向會由原經高士德大馬路變為經美副將大馬路駛往俾利喇街。

 新增停靠站點︰「聖心學校」站。

 取銷停靠站點︰「俾利喇/高士德」站。

 MT4,為豐富線網,方便市民由氹仔中心區往返路氹東西區,MT4路線來回程將取銷行經運動場道,改行氹仔中央公園一帶及氹仔嘉樂庇總督馬路。

 新增停靠站點︰「基馬拉斯/氹仔中央公園」、「泉亮花園」、「氹仔茵景園」、「氹仔CEM貨倉」、「望德聖母灣馬路/連貫公路」、「望德聖母灣馬路/紅樹林」、「氹仔嘉樂庇馬路」、「信虹花園」、「百利寶花園」、「基馬拉斯/濠珀」站。

 取銷停靠站點︰「運動場/體育中心」、「望德聖母灣馬路/軍營」、「排角/銀河」及「運動場/賽馬會」站。

 調整路線特徵:15,經聽取九澳居民意見,15路線由現時雙向路線調整為循環路線,以優化九澳村的交通情況。

 於「海洋花園瞭望台」站開出之首班車為上午5時30分、尾班車為下午7時15分;「九澳村」站由總站調整為途經站點。

 變更站名:「理工學院」站更名為「澳門理工大學」站。

 「廈門街/理工」站更名為「廈門街/澳門理工大學」站。

 「筷子基社屋」站更名為「俾若翰街/綠楊花園」站。

 臨時安排變永久措施:15、21A、25、25AX、25BS、26、26A、51X、56及N3路線試行停靠「連貫公路/倫敦人」站的安排,變為永久措施。

 「東亞運/熱帶公園」站臨時更名為「東亞運/巴黎人花園」站,變為永久措施,停靠50、MT4及N5路線。

 「連貫公路/金沙城中心」站臨時更名為「連貫公路/巴黎人花園」站,變為永久措施,停靠15、21A、25、25BS、26、26A、56及N3路線。

 (由交通事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