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路心語)主題閱讀的再思考  思正

 今年,本校照例舉辦讀書節徵文比賽,是次比賽的主題是「琴澳暢想」,意在鼓勵學生通過主題閱讀,寫出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的美好願景及暢想。有心人會發現,該比賽借用本澳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的主題。沒錯,通過校內評比,再推薦好的作品參加校外比賽,我們期望達到一舉兩得。

 然而問題來了,有同事對是次徵文主題表示無語,認為連大人都未必看得懂和感興趣的書,讓初二、初三的學生去看並寫感想,這就難怪沒人願意看書了。回想初中那個年代,他看的是張小嫻、深雪、金庸、古龍的書。確實,以往看書,興趣先行,不拘言情、武俠等書,學生追求自由閱讀,而且不用寫讀後感,家校也不干涉,輕鬆自在。硬要限定主題,只是為難學生,甚至可能敗壞閱讀興趣。無疑,同事對比賽的吐槽是有道理的。事後,我也接受批評,希望明年閱讀主題適當調整。

 說到主題閱讀,科組近年來也曾組織過。前年暑假作業,我們讓高一學生以「疫情」為主題,任選一本推薦書目進行閱讀,然後以讀者身份向作者寫一封信,結合書中內容和現實疫情,談談心得體會。學生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該題目是接地氣的,然而學生需要投入去讀,才能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當然,學生若是對該題材的小說不感興趣,可能就讀得不夠盡興。去年,舉辦「讀歷史‧長智慧」的主題閱讀,允許學生自選近代史的書進行閱讀,推薦書目只是參考。學生可以一本正經地讀《中國近代史》,也可以隨心所欲地讀《近代史上的雞零狗碎》。這應該算是一次跨學科閱讀,儘管「文史不分家」。雖然歷史不見得人人愛讀,但是閱讀它是必要的。相比上次,這回選書的自由度更大。

 近年,隨著內地課改,整本書閱讀已是大勢所趨,內地統編本高中語文教材更將《鄉土中國》《紅樓夢》納入必修課程。本校科組也大力推行整本書閱讀,並形成了薦讀、導讀、促讀、展讀、評讀的閱讀策略。無疑,書目推薦是第一關,這一關決定了閱讀成效。然而,甚麼樣的書,學生應讀?甚麼樣的書,學生能讀?甚麼樣的書,學生愛讀?這些問題無法迴避,這份書單委實不好開。關於選書,我們或是從教材角度薦書,因應課文篇目進行延伸閱讀,譬如學了《范進中舉》,課外就讀《儒林外史》;或是從學生角度薦書,但凡合乎學生的口味就行,譬如東野圭吾的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就被列入必讀書單;或是從教師角度推薦,由老師來推薦質量好的書,譬如《撒哈拉的故事》。總之,選書既要考慮經典性,又要兼顧可讀性。

 誠然,閱讀是難教的,但我認為也不是不可教。溫儒敏教授提出「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從教讀課文、自讀課文到課外閱讀。整本書閱讀屬於課外閱讀範疇,它的內容更多,難度更大。教讀課文就如同敲石取火,火花不應任其熄滅,而應燃成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中學期間,如何在各年級合理地佈局閱讀策略,讓學生從一篇文走向一類文,或走向一本書,這是需要考慮的難題。眾所周知,麥當勞是美味的,但不見得有營養,孩子應該吃點粗糧,生病了還得吃藥。看書也是如此,不能光為興趣只讀閒書,經典的書更是值得一讀。下坡路走久了,人的腳力不見得會增強,還得嘗試「思想爬坡」。只有適當讀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書,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鍛煉,鑒賞能力才能獲得提升。劉向有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日常閱讀,選書有法,只有長期積累,打下厚實基底,學生才能在主題閱讀中做到隨手拈來,觸類旁通。

 說回是次徵文比賽,面對同年級的學生,我想日後可以因應學生的能力程度設計不同閱讀主題,畢竟評獎也是分組進行。之前讀書節所設的閱讀主題,用意固然是好,不過難為學生選書。若是直奔主題去寫,難免會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嫌。這次比賽,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就選擇感興趣的書來讀,以作者的目光來看「琴澳合作」,或是通過書中人物、故事等聯想到琴澳,或是想象日後在琴澳的未來軌跡,或是在別人高唱讚歌的時候提出質疑,大膽建言。他們採用迂迴策略,通過閱讀與主題貌似無關的書,最後卻巧妙地扣回主題。譬如,李恩溪同學的作品《琴澳溫度──讀〈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有感》融合了獨特的情感體驗與理性思考,最後獲得了全澳高中組冠軍。至於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我們可以設置激趣的主題,讓他們願意去讀去寫。毋庸置疑,學生若是讀自己最感興趣的書,寫自己最有感觸的文,才能突破閱讀瓶頸。

 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讀書日」,澳門文化局舉辦「全城共讀」活動,我們組織初中學生參與是次活動。然而,閱讀不是一時半會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最近看到莫言在分享閱讀故事時說,小時候在農村,由於缺書,他靠一部《新華字典》學會認字,從而為寫作打下技術基礎。相形之下,現在我們不愁書讀,但愁書多到不知讀哪本好。有主題的閱讀,終究還是外力在推,不如內力驅動。但願從此之後,同學能夠自設主題,有規劃地去開拓閱讀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