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先生」因此免命喪街頭,惟一眾「進步青年」,事後全被抓捕,當即遭槍決,無一生還。誠如早前引述白先勇先生言小說:《色‧戒》乃真有其事,惟人物實非全是「虛構」,那這等屬「高層機密」事件過程,構成小說的素材,作為「道聽塗說」的張小姐,似乎也非憑空臆測,胡猜亂想而「閉門造車」而創?
答案顯而易見:「故事大網」乃源自張小姐枕邊人「胡蘭成」君也。胡蘭成為中國現代作家,原名胡積蕊,小名蕊生,浙江紹興人,生於浙江紹興嵊縣三界鎮胡村,在杭州惠蘭中學讀書,他算是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張可能只是胡之妾)。胡蘭成年輕時曾在燕京大學旁聽課程,擅長寫作,後追隨漢奸汪精衛,抗日戰爭時期出任汪偽政權宣傳部副部長,因其為汪精衛執筆而被列為著名漢奸。一九四四他與張愛玲「結婚」,一九四七年與張愛玲離婚。這一段感情最為人津津樂道,他晚年出版的《今生今世》中詳細的描寫了他在愛情與政治上搖擺的個性。時至今日,《今生今世》中描寫張愛玲的那章《民國女子》仍成為研究「張學」的重要資料。
從外人評論至胡蘭成自詡:在愛情上不專一,使張愛玲精神深受傷害,而遭憐惜張愛玲的人訴罵,他從未否認。有人覺得:假如胡蘭成只愛張愛玲一個,亦即張愛玲是胡蘭成愛情生涯中最後的一位,那麼情形又會怎樣呢?以張愛玲的是非觀與愛情點,必與胡蘭成一條道走到人生末段。世事沒有「如果」,也無「從來」,若真個如斯,張愛玲是不是「文化漢奸」就沒有今天的爭議了!
有句俗話︰「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此話是否庸俗,可多方詮釋。女人大概不致笨到對男人非壞不愛的地步。那話的原意恐怕也並不是說她單愛他的壞。就張愛玲與胡蘭成說即他雖壞,她卻仍不禁要愛,愛中是也有恨,雖恨仍愛。
胡蘭成晚年寫《今生今世》一書,道盡了與有關係的八個女人,除了後來染病的全慧文及張愛玲取而代之的應英娣(歌女小白楊),其他的六位,書中所佔篇幅竟大致相同,看來胡蘭成還是應了他不會作不公平的選擇之話。《今生今世》中,確切與胡蘭成有過關係的一共八位,其中民間女子五位,分別是髮妻玉鳳、女教師全慧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范秀美、日本女子一枝。剩下的三位,一是紅歌女,一是飲譽上海灘的才女「張愛玲」,還有一位,是最後與胡蘭成生死相守,在日本終老的女人。這個女子比起張愛玲(在文才上)的不尋常,竟絲毫也不遜色,她便是原來上海灘黑幫老大吳四寶的壓寨夫人,上海灘的大姐大「佘愛珍」。
因此有人說,《今生今世》乃是一部胡蘭成的個人「群芳譜」,以如此婉媚之文筆寫成的人譜,令後來多少女子心折不已,胡蘭成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在日本講學,他的女弟子據說居然分成兩派,為爭寵而斗;他在台北朱家隔壁講課時,台灣一代才女朱天文、朱天心在其身邊,不斷背誦張愛玲小說中的名句,女作家林慧娥等在一旁到朱家二人便說:「分明是想被收編進《今生今世》的群芳譜裡嘛!」胡蘭成之於女人的魔力,由此又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