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環宜仿松樹尾社區中心模式建綜合體

 順應民間殷望,效法松樹尾社區中心同具公共巴士、公眾停車場、文化、康樂、教育等多功能模式,在路環街市址及東翼空地興建類同綜合體,一舉多得解決公眾泊車難、公車停靠困窘、文康體設施缺、購物市場乏等弊端,尤其是摘除「路環市區回歸以來基本停滯不變」的落後帽子。

 澳門回歸以來發展變化天翻地覆

 澳門主權回歸中華以來,在『一國兩制』、《澳門基本法》框架下,澳門博彩旅遊業為主導的整體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與路環島咫尺之遙的原路氹連貫公路兩側,填海造地忙,大型休旅酒店拔地而起,連貫公路兩翼的紅樹林及灘塗被一棟棟金碧輝煌的高廈所取代。各種相關的配套設施、吸引旅客的政策措施相輔相成,創造了二0一八年人均GDP全球第二、二0一九年蒞澳旅客總量三千九百四十萬人次的歷史最高記錄。連貫公路亦更名為金光大道。顯然,各種相應的硬件建設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重要元素。

 路環市區及九澳黑沙村基本不變

 回歸前,路環島因土地業權有官地、紗紙契地的矛盾問題,令本應官方主導的路環發展建設近乎停滯或蠕行,坊間稱有澳門政府官員曲解「基本不變」和「土地國有」,以致令澳門三島(澳門半島、路環、氹仔島)中陸地面積最大的路環島的經濟效益,與其面積大極不相稱。既不發展建設,又不作澳門民生、休憩所需的升級或改善,難以理解。尤其是,疫情肆虐兩年多來未能擔當好後花園作用更是遺憾。疫情期間人員通關核檢時效限制的「封關」、「半封關」措施,令大多數澳門居民將路環、黑沙、九澳三地視為後花園,但事實結果是停車難、吃飯難、休憩空間小、文康體設施不足,人滿為患。本應為澳門整體經濟發展、民生設施改善發揮積極作用的路環及黑沙、九澳,被人為地遺忘了。

 曲解法律不願開拓以致故步自封

 澳門回歸後「除回歸前已確定為私有土地外其他土地為國有」的法規內容,來源於內地的《土地法》,但內地同時也承認土地國家所有權、私人使用權雙軌並行的歷史,即城市、農村中的私人住宅,使用者可以向政府提出翻新、修繕等要求,並按照政府的建築物高度等相關限制實施相關工程計劃。然而,傳聞有一些曲解相關法律的位高權重者認為,現存的已逾百年歷史的村屋是霸佔國家土地所建,遺憾也。回歸後的澳門,紗紙契問題是否可以作一分為二對待:一是屬於有上蓋建築物的土地,可否參照內地的「使用權」准許翻新、修繕及作相應用途?二是屬於空地的土地,是否可以透過內地相關權威部門鑒定而確認紗紙契的真實性再考慮其使用權問題,鑒定費當由當事者自負。倘澳門政府認同了相關的鑒定,可否批准相應年限的使用權,並限制相關地塊的用途、建築高度及風格等,以令土地使用者配合澳門城市發展的功能分區定位?

 路環、黑沙、九澳的紗紙契矛盾問題,不應採取「一味迴避」的立場。為了澳門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澳門有關部門必須正視,敢於面對。澳門享有「高度自治」的政制優勢,可以用於澳門相關土地的使用及管理,可以幫助路環、黑沙、九澳等不被「故步自封」。

 借鏡多功能松樹尾中心落地路環

 因歷史上的移民問題,澳門離島氹仔舊消防局背後的松樹尾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成了木屋區,當時有二十七間木屋共三十九戶居民。為配合交通網絡改善及興建停車場等計劃,松樹尾木屋區二00八年一月底開始清拆。二0一三年起,氹仔松樹尾社區中心正式興建,社區中心樓高三層,佔地二千七百一十六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一萬九千 四百平方米。其之多功能安排包括:四層地庫公眾停車場提供二百零一個私家車位、二百個電單車位;地面層設置中小型巴士轉乘站;一樓及二樓留作教育、文康社會設施用途;天台層設有籃球場、綠化區等。整項工程已於二0一七年落成並投入使用。

 路環居民聯誼會會長岑玉霞指出,疫情期間的「封關」、「半封關」措施,揭示出澳門居民後花園路環、黑沙、九澳「故步自封」的弊端:停車難、吃飯難、休憩空間小、文康體設施不足,人滿為患等,希望相關問題能得到澳門政府的重視。坊間盼政府效法松樹尾社區中心模式,將類同計劃落地於路環街市址及東翼空地。

 路環街市位於恩尼斯花園東側,地處交通要塞。附近的打纜街路口及周邊設有三個巴士站。但逢節假日或周末的白天,打纜街路口必定車水馬龍,甚至人車爭路。路環街市南、北兩側的公路之間存在地勢高低差,可以利用相關地勢差興建室內公共巴士站,取銷街邊性質的三個巴士站,減少道路交通壓力。此外,因路環從未興建立體式停車場,街邊泊位數量有限,即使是平常日子,包括約一公里的十月初五街的街邊泊位,也基本是一位難求。因此,效法松樹尾社區中心模式在路環街市址興建類同設施具有必要性、迫切性。倘路環街市東翼數千平方米空地涉及土地權屬矛盾問題,可考慮依法處理,包括借鏡內地相關模式,並結合「高度自治」優勢,泰然以對。

 澳門特區政府最近成立公共建設局,明文規定其職能:負責研究、計劃、建造及保養公共建築物、基礎建設及其他公共大型建設,包括區域合作項目。希望「新官上任三把火」理念能有助於將「路環恩尼斯社區中心」由民間設想變為官方藍圖、落地興建……。

 圖文:本報記者:蕭德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