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出前程」提供五百九十個就業機會 六成多學生畢業後三個月找到全職工作

 【特訊】勞工事務局長黃志雄就立法會議員李振宇所提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特區政府一直關注澳門青年就業,並多方面支援青年就業。例如,本局協助青年做好進入職場的準備,持續提供一系列的就業輔導服務,包括行業講座、職業潛能評估和模擬面試工作坊等,並會於暑假與青年團體合辦『青年就業博覽會』,協助青年做好職涯規劃。

 此外,本局亦推出多項青年實習和見習計劃,包括與本地企業合作舉辦的『職出前程』實習計劃,以及於二0二一年推出了三個赴內地見習計劃。今年,本局會繼續舉辦和優化『職出前程』實習計劃及內地見習計劃,當中涉及多個內地新興產業的名優企業,冀青年藉此深入認識相關行業的生態並珍惜企業給予的就業機會。

 綜觀過去兩年舉辦『職出前程』實習計劃的情況,參加者可透過職場資深導師協助及系統培訓獲取職場體驗,強化職場各項競爭力,為將來做好就業準備。兩年的計劃結束後,實習機構合共提供五百九十個就業機會,最終接受應聘的青年只有三百八十五人,說明就業崗位是存在的,但青年有不同的就業選擇考慮。

 現時,因應畢業季即將來臨,為對青年就業作出適切支援,本局於三月份應邀參與了各大專院校舉辦的『就業及實習資訊展』,並於四月份透過網上問卷方式,收集澳門應屆畢業生(包括在澳門或其他地方就讀)的實習及見習需求,從而讓本局可推出更切合實際需要的就業支援措施。

 另一方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表示,每年均會對應屆畢業生、畢業後一年及三年的大專學生開展問卷調查,調查結果會上載至該局網頁。根據二0二一年開展面向二0二0年畢業的各類學位課程學生的調查,在回收近二千五百份有效問卷中,已就業佔七成半,當中近九成在本澳就業,約六成多學生於畢業後三個月內找到第一份全職工作。

 關於質詢第二點的問題,社會保障基金作為發放津貼的執行部門,依法向合資格者發放津貼。同時,社會保障基金一直設有《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的專題網頁,為居民提供各津貼項目的詳細資訊。當中有關『聘用初次求職青年』津貼是為鼓勵本地僱主聘用未曾有工作經驗、年齡不超過廿六歲,且已在本局作出求職登記的青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申領『聘用初次求職青年』津貼的個案有所增加,二0二一年全年共向廿二名僱主發放十五萬一千澳門元『聘用初次求職青年』津貼。

 至於質詢中提及會否將《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的相關措施延伸適用至深合區的事宜,由於已涉及法律在不同地域上適用的問題,因而須要審慎分析。本局會繼續密切注意澳門經濟狀況和就業市場的供需變化,以及深合區的發展機遇,適時檢視和優化各項就業及培訓支援措施,助力澳門居民就業。」

 李振宇提出以下質詢:

 第一,當局是否針對二0二0年及二0二一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過調查?就業情況如何?

 第二,《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規定對於聘用初次求職青年之僱主實體,社保基金可按規定給予鼓勵。但過去兩年,有關津貼發放情況並不理想。請問,勞工局和社保基金未來如何充份利用有關規章之規定,促進應屆畢業生就業?

 第三,勞工局日前回覆議員書面質詢時表示,特區政府將透過制度創新和規則深度銜接,檢視和優化各項支援措施,為包括澳門青年在內的廣大居民在深合區就業創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和更有力的支援。請問,政府會否考慮將《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鼓勵僱主實體聘用初次求職青年之措施擴展至深合區聘用應屆畢業生之澳門企業,以拓展畢業生就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