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光稱在新冠肺炎疫情緩和下 宜調整或放寬防疫措施

 【專訪】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稱,客源量涉及澳門經濟外循環、聚會管控涉及內循環,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緩情況下應調整或放寬疫情嚴峻時實施的措施,否則,澳門整體經濟將全面崩潰。

 胡景光表示,現行的「粵→澳」通關須廿四小時核檢陰性措施、埠內聚集性活動要限制人數與持核檢陰性廿四小時或疫苗接種幾劑證明,都是澳門及鄰近地區發生嚴重疫情時推出及實施的。但澳門經濟對外依賴性強,在疫情肆虐致客源量斷崖式下跌下採取推動澳門埠內經濟內循環舉措,包括鼓勵消費等都屬無奈之舉。然而,澳門及鄰近地區的疫情態勢均已和緩情況下,管控疫情涉及的經濟內、外循環的相關措施幾乎一成不變,甚至有加激之嫌。例如:珠海、中山曾進行小區封管時的「『粵→澳』通關須四十八小時核檢陰性證明措施」,在珠、中小區封控解除後收緊為「廿四小時核檢陰性」;又如;「澳→粵」核酸檢測結果陰性七天有效措施情況下仍不放寬埠內聚會活動限制,反而繼續實施人數限制、須接種疫苗或持核檢陰性證明等嚴厲措施。

 他指出,坊間稱上述內、外管控措施無根據地繼續持嚴實施,不啻於陷澳門經濟、民生進入絕境之地。

 胡景光表示,澳門民間稱去年澳門整體經濟是「水深火熱」,今年已是「瀕臨崩潰」。倘有關方面繼續僵化疫情管控理念,有可能導致不愉快、不樂觀事態出現。

 坊間指出,在民意要求下,澳門政府方面最近推出埠內疫情進一步嚴重情況下的「方艙」預案。民間同樣提出要求:內、外管控措施必須有寬、鬆預案,根據疫情態勢分別實施。

 胡景光希望各有關方面重視澳門整體經濟如何脫困問題,實事求是地制訂不同疫情程度下的通關、聚會管控措施,根據疫情變化程度分別實施之,該嚴則嚴、該鬆則鬆,確保防疫安全、經濟發展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