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雨後嵐山》詩碑京都嵐山揭幕 姜俏梅
清明時節,日本京都名勝嵐山竹林青翠,山櫻爛漫。約30位中日民間人士4月5日在位於嵐山的大悲閣千光寺為周恩來總理留學日本時創作的《雨後嵐山》詩碑揭幕。
詩碑高112厘米,寬54.5厘米,安放在刻有「世界和平」的底座之上。詩碑正面上半部分鐫刻著《雨後嵐山》節選詩句,下半部分設計為一本打開的書籍,上面刻有建碑原委。
這是繼《雨中嵐山》詩碑之後在嵐山落成的第二座周恩來詩碑。周恩來青年時代曾留學日本。1919年春季,他決定回國投身革命前曾途經櫻花盛開的嵐山,觸景生情,創作兩首寓意深刻的詩作《雨中嵐山》和《雨後嵐山》。
據周恩來和平研究所所長、日本法政大學名譽教授王敏介紹,為了更加全面地體現周恩來留學日本的收穫和智慧,她萌發建立《雨後嵐山》詩碑的想法,既是對先人的緬懷,也是對後人不忘初心的鞭策。
周恩來總理親屬為揭幕儀式發來書面致辭說,《雨後嵐山》詩碑得以建成,見證了兩國民眾維護和深化和平發展的共同進程。希望中日兩國的和平友好事業繼往開來,繼續發展。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書面致辭中說,他的父親福田赳夫很崇敬周總理,希望此次詩碑揭幕能讓周恩來精神復甦綻彩,推動兩國友好關係順利發展。◇(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