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行雲)牛奶及第粥  馬不前

廣東人早上歡喜吃粥,我也不例外。老一輩的人認為粥是健康食品,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曾經掀起過一陣「粥社風」,一些志同道合之人,組織粥社,甲君的是「玉粥會」,乙君的是「康粥社」,呼朋喚友,物以類聚,蔚然成風。有些具有商業頭腦的人,利用一間古老大宅的廳堂為粥社,聘請幾個婦女煮粥,只當是朋友聚集吃吃喝喝,並非公開營業,既不用營業牌照,也免了遵照衛生條例,算是走通了法律罅。

請閣下不要以為好友吃粥是免費,參加吃粥的人,每月要繳交粥材費若干銀子,這也算合理,誰能長期扮演施粥善長仁翁?所幸取費不高,人人都付得起,不過,付不起的是另一種看不見的費用。原來,吃罷早粥後,主人搬出麻雀,天九出來,只說:「衛生麻雀,老友天九,細細地玩吓過日辰。」以後的情節,就無需求詳說。結果是有人把褲子都輸掉,有人輸後條氣唔順,向有關當局投訴,雷厲風行之下,粥社亂成一鍋粥,千夫所指,紛紛結束,以後,無人敢再提開粥社,粥社二字走進了歷史。

我在廣州某報館工作,初出道時只是助理編輯,下午四時上班吃晚飯,直至第二日凌晨四時下班,肚子餓得鬧革命,大家一窩蜂奔向街頭食檔醫肚,可是,那時廣州街邊粥檔,良莠不一,有些檔主賭博輸錢,在食材上做「忽必烈,吞金滅餸(宋)」,把肉店片出的筋筋碎碎,充當及第粥中的肉片,大家吃得「媽媽」連聲。於是,一位同事說:「街邊檔搵老襯,明天帶你嘗嘗牛奶及第粥。」我駭然說:「及第粥就是肥豬的內臟和瘦肉片,何來牛奶?」同事神秘一笑:「唔話你知,等你心思思,明天自知,包你一試上癮,欲罷不能。」

次日,我們下班後,一同騎單車同往,到了地址,是一間粥店,往上望,並無招牌。而生意奇旺,人頭湧湧,他帶我進店,當門是收銀檯,收銀女是一位霧鬢風鬟的婦人,面貌娟好,同事叫她一聲「二嫂」。她招呼我們入座。我才發覺她懷中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在燈光掩映下,她耐心地替孩子餵奶,同事看了我一眼,攜我入座,我們其時飢腸轆轆,各要了一碗及第粥。及第粥並不見得特別好吃,不過,及第料(豬肝,粉腸和肉片)很新鮮味美。

同事一面吃粥,一面微笑問我:「及第粥如何?」我說:「很好。」他又問:「好在哪裏?」我說:「好在及第料新鮮,沒有雪櫃味。」他解釋:「二嫂的一個表哥是市政府屠宰場的總經理,他是揸弗(話事)人,他為了關照表妹,每天屠宰場殺第一批肉豬,開出來的豬內臟腑都說弄出來,命令手下第一時間用單車送給表妹粥店,二嫂的老爺奶奶,早在廚房中持刀以待,及第料一到,立即處理,不經冷藏,故此,其及第料全市最新鮮,你很會辨味。」其時是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貪污混亂,也就見慣不怪了。

我說:「你發問完,輪到我發問。我問你,及第粥不錯,可是,牛奶呢?牛奶在哪裏?」他低聲喝道:「懵佬,你已嘆過牛奶,還問牛奶,你真是牛吃牡丹。」我才恍然大悟,收銀女人以餵奶為名,出賣色情為實。我只好搖頭苦笑:估不到做點小本生意,還要耍出色情把戲?我的天,這是甚麼世界?良家婦女猶然如此,風塵中人,何堪聞問?

我們吃粥時,天尚未亮,我們吃罷粥時,已是早上六,七時,上班的人漸漸多了,二,三千呎的粥店,座無虛席,付賬的人,都排成長龍,那時是金圓劵時,小市民都手持大叠鈔票付賬,把二嫂攪得手忙腳亂,無暇好好餵奶,那個懷中小孩子,吃飽人奶。伸出小手,拍打母親的胸脯,搖搖晃晃,吃吃而笑,把排隊付賬的麻甩佬和鹹濕伯父看得口定目呆。我才明白何謂「牛奶及第粥」。

據說:這檔二嫂粥耍這一招,贃錢不少,頗為引起一些人的眼紅,甚至有些市政議員,要在市議會質詢,報紙刊登出來,那位二嫂的圖片都刊出,畫圖省識春風面,於是,二嫂粥聲名大噪,許多人為了一看她的本尊,特地到粥店光顧,使粥店生意更為火紅。

人怕出名豬怕肥,二嫂店的牛奶及第粥出了名,隔鄰立即開了幾間粥店,也是蕭規曹隨,使用餵奶女收銀員來吸睛。鄰之厚,君之薄,二嫂店的生意被鄰店搶去不少。那時已是國民黨政權在大陸搖搖欲墜之期。

不久,我離穗抵澳。一九四九年十月,廣州解放,後來,一些廣州同事來澳,我們談起羊城舊事,我問他們二嫂店的牛奶及第粥如何?他們都說:「事如春夢了無痕,還有甚麼牛奶及第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