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集)場所二維碼登場 舒蕊
一月十五日,閣下只要進入公共場所〈如政府部門、食肆、街市與超市等〉,都要掃「場所二維碼」,記錄行蹤──新冠疫情下追蹤同軌跡者的措施。
當天在微信朋友圈裏,就見到老朋友貼出大清早出行的行蹤記錄了,我留言:「老婆查老公的神器喎!」
還記得當年3G面世,愛「周圍酺」的男士有些驚慌,因為老婆或女友可以通過視頻,得知男人身在何處!萬一身邊有位美女──另一半怎不變「河東獅吼」?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手機店銷售員就教路,可設下特定場所畫面,視頻時可瞞天過海也!實際操作,有無人試過?不得而知!〈附註:這個3G視頻背景出術,我曾寫過,現在重提,僅為配合本文而已〉
如今,掃二維碼記錄行蹤,難以造假。
看朋友的行蹤記錄〈敲打本文時我未外出〉方式:場所名稱、時間〈二十四小時制〉、日期〈年月日〉。我最讚賞的是日期的寫法,因為刻下有「年月日」與「日月年」兩種寫法,民間的不講,政府各部門卻不去統一。以中國人的習慣,「年月日」最清晰。中葡文是澳門的官方文字,那就中文按「年月日」次序,葡文就「日月年」啦,這樣子可照顧不同文化者的習慣了,對不?
行蹤記錄,是否失去隱私?身正不怕影斜,怕甚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