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旅遊業工商聯會理事長凌世威表示,外來旅客和本土居民的消費關係到澳門整體經濟能否「不停擺」問題,希望在嚴控境外輸入的情況下掌握好粵澳通關及埠內通行的寬鬆平衡度,相關標準最好與廣東看齊。
凌世威表示,經過兩年的防疫抗疫,澳門整體經濟遭受了很大的衝擊,澳門民眾也清晰地意識到外來遊客消費、本土居民消費對維持澳門整體經濟不至於「停擺」的重要性。尤其是去年一年疫情反反覆覆所導致的封關、半封關等管控措施,令澳門經濟時而靜寂、時而漪漣、時而春風、時而嚴冬。澳門經濟的反反覆覆也嚴重衝擊了民眾的消費心理健康,一句話:澳門經不起再度的封關、半封關等嚴厲措施的折騰。為此,盼望政府方面在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情況下,掌握好粵澳通關及埠內公共場所通行的寬鬆平衡度,相關標準及措施最好與廣東看齊。
凌世威的理據有二:一是兩年來的埠外客源主要是廣東及內地一些省市,因此,應全力維護粵澳通關不再封關或半封關。為此,澳門的防疫抗疫標準應盡與廣東省方面看齊,突發性的相關舉措也應與廣東方面保持協調或同步;另一是本土經濟內循環離不開居民的消費,因此,必須掌握防疫抗疫措施的寬嚴平衡度,力爭不會產生或盡量少產生影響居民消費信心及慾望的因素。
他指出,呼籲居民接種疫苗是無可厚非的,但強調或執行進入消費場所必須接種疫苗或具核檢證明的必要性值得深思。政府應全力嚴防輸入,不可輕易實施升級措施,除非發現本土感染個案疫情,否則都不宜實施強制性的接種疫苗或具核檢證明的措施。
凌世威強調,相關措施是否寬嚴適中,不僅涉及本土居民的消費信心,也會輻射至內地並影響擬蒞澳遊客的信心。
據悉,去年下半年期間內,尤其是十二月之前,因多起輸入性個案及相關的連鎖反應問題,導致暑假、國慶等遊客黃金消費期一遍靜寂,直至十二月份才穩步回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