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網」點外賣 改變內地老年人消費觀

 【香港中通社北京十二月五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莊恭百)這幾天每到飯點,年過六旬的王大爺習慣性拿出手機,在餓了麼(內地外賣平台)上挑選自己喜歡的菜品。下單後沒多久,外賣小哥就把熱乎的飯菜送到家門。不用買菜,不用下廚房,不用洗碗的「偷懶」就餐方式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加入。

 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接受並習慣線上消費。以早餐外賣為例,根據餓了麼平台統計,二0二0年五十一歲以上人群訂單增長達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今年九月,餓了麼正式上線長輩模式以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十月北京西城區聯合餓了麼推出「父母食堂」老年助餐數字化試點。老年人就餐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外賣員送餐到家,集中配送到助餐點、到店堂食等方式就餐。值得一提的是,基本養老服務對象,線上點餐還有五塊錢補貼。

 記者在餓了麼長輩版發現,參與「父母食堂」的商家也以主打軟爛易消化、低脂低糖、價格適中的菜品為主。老年助餐推廣人員郭亮(化名)告訴記者:「長輩版對UI進行了適老化設計,不但字體變大了,而且保留了買菜,買藥,逛超市等功能」。

 這一舉措,得到了不少子女的支持。上班族楊女士表示。很多八0後正面臨著一對夫妻照顧四位老人的窘境,這讓在職場擔任要職的子女面對家庭和工作時顯得捉襟見肘。「如果政府參與進來,我們子女也就少了些顧慮」,楊女士說道。

 楊女士的狀況在當下社會很普遍,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十五至五十九歲人口為八億九千四百三十八萬人,佔比百分之六十三點三五,與二0一0年相比下降六點七九個百分點;六十歲及以上人口為二億六千四百零二萬人,佔比百分之十八點七,與二0一0年相比上升五點四四個百分點。中青年人比重下降,老年人比重上升,有網友戲稱:三人行,必有大爺大媽。

 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國政府出台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指導文件,這是時隔二十一年中國再次從國家層面對老齡工作作出規劃。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在公開場合中表示,未來中國養老工作的重點在居家和社區。對於這兩種方式養老的老年人來說,吃飯是一天當中的大事。解決好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是解決民生問題的一小步,引入民間資本是目前看來的最高效途徑。

 「老年外賣無疑是資本參與『銀髮經濟』的一次試水」,金融行業從業者詹先生提出自己的憂慮:「之前有社區團購在資本瘋狂補貼下,壓垮菜市場的前車之鑒。老年外賣的探索還需謹慎,政府『有形的手』要確保市場穩定和食品安全等可預見的問題」。

 也有老年人表示,自己對於網絡點餐還不能熟練操作,面對繁瑣的下單、付款、評價等流程,會出現操作失誤的概率。

 對此,有業內專家指出,前幾年電商購物下沉到老年人領域,加上一些軟件適老化的設計,很多老人嘗到了互聯網的便利,並對手機操作有一定的基礎。在未來,外賣平台可以逐步將已經成熟的模式應用到老年外賣頻道來。比如親情號,子女可以幫助老人付款,甚至可以遠程協助下單等,讓老年人能夠享受到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