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遺講座及工作坊報名

 【特訊】由文化局主辦的「Fun享文遺」將於本月至下月期間推出公眾場講座及多項工作坊,費用全免,歡迎市民報名參與。此外,「Fun享文遺」三項主題文化遺產講座,以及「探秘聖保祿學院導賞遊」亦接受報名,歡迎各院校、機構及社團參加。

 為持續進行《文化遺產保護法》普法推廣工作,文化局將於本月至十二月期間推出四項共九場以澳門歷史城區中的澳門歷史為主題的講座,以及適合親子參與的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工作坊,進一步深化市民大眾對「文化遺產.共護共享」理念的了解。活動包括本月十三日、二十日及二十七日龍鬚糖製作技藝親子工作坊,由祐記龍鬚糖傳人阮銀釗講解龍鬚糖製作技藝的概況,展示製作龍鬚糖的過程,參加者並可親身體驗製作樂趣;十一月二十一日、十二月四日、十一日及十二日設有立體世遺彩塑工作坊,本澳青年視藝工作者陳富明將使用彩色輕黏土雕塑澳門世遺建築,推廣世遺建築箇中的歷史故事;十二月四日詠春拳親子工作坊,由本澳武術家杜德向參加者講解詠春拳的概況,展示詠春拳的拳技並教習基礎動作等;十二月五日「歷史城區中的澳門史」講座,本澳文史工作者勞加裕將以澳門的世遺建築作切入點,向觀眾講解澳門數百年的歷史發展,藉此提高市民對澳門歷史及澳門歷史城區的認識。

 活動費用全免,有興趣市民可透過文化局網頁「網上活動報名系統」(www.icm.gov.mo/eform/event)報名。倘報名人數多於指定名額時,將以電腦抽籤形式決定,獲錄取者將以短訊通知;活動詳情可參閱文化局網頁。

 此外,「Fun享文遺」的「細味澳門歷史城區」、「趣看非遺」及「文遺法與我」三項主題的文化遺產講座亦繼續接受報名,學校每場講座時間約為四十分鐘,社團或機構每場講座時間約為六十至九十分鐘;為推廣大坑遺跡和聖保祿學院遺址的內涵和價值,「探秘聖保祿學院導賞遊」活動現正接受預約導賞,參加者可沿途遊覽聖保祿學院遺址片區的大坑遺跡、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遺址、聖保祿學院建築及圍牆遺跡等景點,提供粵語、普通話、英語或葡語導賞,每場參與人數上限為二十人,歡迎各院校、機構及社團參加。

 為配合防疫工作,參與活動之市民必須佩戴自備口罩、接受體溫探測,並出示當天的個人健康碼,活動將按衛生部門的防疫指引作出安排,並採取相應的防疫措施。更多詳情及報名資訊可致電六二三八六四四一聯絡劉小姐,或瀏覽「Fun享文遺」網頁www.icm.gov.mo/lecture/cn/F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