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已開展大量宣教工作同時就「天眼」作用明年將加裝三百支 上半年案件增幅源自網絡犯罪

 【專訪】電台時事節目探討警務工作,邀請警察總局局長助理黃志康、海關助理關長李煜輝、治安警察局副局長梁慶康、司法警察局副局長陳堅雄、消防局副局長鄺逸富等出席及就有關議題進行討論。

 其中,黃志康表示,今年上半年本澳的刑事案件有五千九百一十五宗,同比增加一千二百二十四宗,而嚴重傷人、殺人案保持低發,他稱案件增幅主要來自網絡犯罪,相信與市民在疫後消費方式改變有關。

 對於有市民建議在防疫工作中使用天眼系統,黃志康表示,「天眼」系統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千七百六十一宗罪案中使用,現時全澳共設置約一千二百六十支,並將在明年安裝約三百支,主要在過去效果不理想的位置、或因道路及建築物改變而調校方向。他指出,當局設於系統的「後台模式」有人臉及車牌識別功能,並在去年完成測試,但現時識別系統與「天眼」是兩個獨立的系統,當局希望在取得社會共識後將兩個系統整合。

 陳堅雄表示,當局因應本澳網絡犯罪上升,展開大量宣傳教育工作,並與周邊警方合作,搗破多個跨境犯罪集團。

 李煜輝稱,海關一至十月共執行三十二次打擊水客行動,有二十四次為跨部門,包括澳珠兩地部門,查獲一百八十宗違法案件,二百九十人被起訴,貨品涉及美妝、酒類等產品,市值逾二千萬元。

 倘有外僱被查獲做水客將觸犯過界工作,在個案分析中,若涉案者走水貨兩至三次將被界定為走水貨維生,他們的「藍卡」將被取銷。

 另有市民反映路環金峰南岸車輛違泊問題嚴重。梁慶康表示,當局今年一至十月在路環棕櫚圓形地、榕樹街一帶共檢控四千七百八十宗交通違例,並發現區內缺乏公共車位,他認為周邊道路部份路段具條件增設限時公共車位,當局已提交函件到有關部門作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