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裂中子源 成港澳高校科研創新「新平台」

 【新華社廣州十月十七日電】(記者壯錦)中國散裂中子源與粵港高校聯合建設的多物理譜儀,自今年十月起正式向通過項目評審的全球實驗申請者開放。

 多物理譜儀是一台中子全散射譜儀,可用於不同有序度材料的結構研究。位於廣東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於二零一八年八月通過驗收,投入正式運行。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研究部中子科學部副主任張俊榮說,中國散裂中子源聯合東莞理工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建設的多物理譜儀,今年上半年完成調試。目前,申請利用這台譜儀做實驗的科研項目有一百三十多項。

 多物理譜儀為「粵港澳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提供關鍵支撐。這個實驗室於二零二零年一月,由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東莞理工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共同建設。目前,香港城市大學專門為此申請了五項實驗。

 多物理譜儀的建成使中國散裂中子源共擁有四台譜儀設備,增強了科研實力。

 張俊榮介紹說,中國散裂中子源從建設起,就與港澳科研機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與互動。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在與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開展藥物控釋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用戶也在這裡開展多項實驗研究。

 除了剛投入正式運行的多物理譜儀,中國散裂中子源作為用戶平台,成果已遍地開花。香港大學黃明欣團隊發現了效能創世界紀錄的「超級鋼」。他們在中國散裂中子源上利用中子的穿透能力,精確測量獲得相體積分數和位錯密度,首次從微觀層面揭示了這種「超強鋼」既有創紀錄的強度,又有非常好的韌性的新機制。該成果二零二零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世界上第四台散裂中子源。目前,它的注冊用戶超過了二千六百個,其中五分一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包括港澳用戶五十八個。目前,中國散裂中子源完成了課題五百多項,在前沿科學研究和國家發展的一些關鍵領域,已經發表了論文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