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認輕軌東線地底模式要發揮紓緩公交壓力的作用 須每站點規劃西向接駁系統

 【專訪】十年前帶頭反對輕軌東線拐入新口岸民居區並導致相關計劃擱置的澳門社區發展協會會長陳連進稱,政府最近推出的「輕軌東線」改走海傍且潛入地底的新方案,減少對民居區的噪音影響,但要發揮紓緩公共交通壓力,必須在每個站點的地面規劃西向的接駁公共巴士網絡或快速步行系統,缺乏接駁系統,「輕軌東線」的實質意義就受到局限。

 陳連進表示,按政府公佈的輕軌東線新方案,是由關閘沿馬場北大馬路走向以沉入海底方式經新城A區至北安碼頭,中途設五個站點。按照上述規劃,除三個站點途經新城A區外,其他站點距民居區都較遠,換言之,要令輕軌東線充份發揮公共交通的作用,應考慮在沿線相關站點的地面乃至空間規劃西向的相應接駁系統,包括快速步行系統、空中走廊等,使之能與公共巴士等公交系統相接駁,方能真正發揮參與紓緩澳門半島公共交通壓力的作用。否則,使用率必然很不理想。

 他指出,澳門目前的道路交通壓力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人口稠密的澳門半島,高峰時段公共巴士、私家小車、電單車等造成道路交通十分擠塞。另一是澳門半島至離島的跨海大橋交通壓力。倘輕軌東線只服務於關閘區、新城A區的居民及旅客,則利用效率極底。倘有相關站點的西向接駁及延伸系統,則服務數量及效率可得到相應的增加或更好的發揮。

 坊間意見指出,潛海式輕軌東線彌補了八號風球時離島與澳門半島間交通途徑的不足,值得支持。相關意見亦指出,關閘西向沿岸至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之間水域已成為白鷺等野生雀鳥的覓食棲息地,未來相關工程施工時,應考慮將影響鷺鳥生存的因素減降至最低。此外,還可探討相關水域改造為觀鳥及垂釣功能區的可行性,期可豐富澳門的旅遊元素。

 據了解,當年輕軌東線走向方案引起黑沙環新填海區、新口岸填海區眾多居民的異議,遊行、集會等請願活動時常發生。特區政府方面最終擱置了輕軌東線原方案。目前,八號風球情況下三跨海大橋有兩條全封閉、一條半封閉(西灣大橋露天橋面封閉、橋面下室內模式通道可以讓小車輛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