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十月三日電】(新華社記者呼濤、洪澤華、王浩明)二零二一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珠海舉行,彰顯中國對航空航天夢想的不懈追求和成就,傳遞持續擴大開放的決心。
航展上展示了一系列軍民用航空航天產品,最新探索的成果,以及大量尖端陸海空天及電子技術和產品。本屆航展迎來線上線下近四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七百家企業參展。
服務國家,服務人民
參演飛機在空中時而翻轉,時而爬升,觀眾中爆發出陣陣歡呼。這些明星飛機中既包括了裝備國產引擎的殲—20,也包括了大型水陸兩用飛機AG600、翼龍—2大型無人飛機等民用機型,「中國自主研發」是它們共同的關鍵詞。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帶來了一系列新型號的戰機。隱形戰鬥機殲—20、電子戰鬥機殲-16D,以及新型的高空戰略無人偵察機、武直—7等。航展上還展示了包括運—20在內的其他型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按照整合空天能力、協調攻防作戰的戰略要求開展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常丁求在航展上表示,中國空軍朝著建成世界一流戰略空軍偉大目標加速邁進。
中國長期不懈努力堅定推進航空航天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保障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幸福。
二0二一年中國航展首日,「翼龍」實現大型無人機首次在國際航展進行飛行表演。「『翼龍';系列無人機歷經十五年發展,已羽翼豐滿奔赴祖國民生福祉使命,執行應急救援保障、氣象監測、人工降水等任務。」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翼龍」系列無人機總設計師李屹東說。
李屹東說:「『翼龍』家族的持續壯大來自國家發展進步,來自中國完整的航空工業體系支撐,來自中國自主技術帶來的信心。」
與世界共享機遇
高科技、高價值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不光彰顯了中國的科技和製造業的強盛,也形成了一條長長的製造鏈條,將世界範圍內的製造商聯繫在一起。
中國航展是全球公司與中國開展合作和深度融合的平台。中國是一個開放的航空航天大國,也是世界第二大民航市場,在「後疫情」時代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波音公司和中國的合作夥伴在航展上宣佈,將在廣州增加兩條新生產線,將客機改為貨機。該計劃將增加767-300波音改裝貨機的運力,以幫助滿足強勁的市場需求。
空客直升機與國家電網通用航空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和合同,以增強其在中國通過更本地化的解決方案提供支持和服務的能力。
「我很喜歡航展帶來的活力,並且也帶來了創新和很有價值的產品,包括互聯飛機解決方案和綠色航空技術。我們也在航展上與客戶和合作夥伴簽署了新的合同。」霍尼韋爾中國及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林世偉說。
中國是霍尼韋爾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林世偉說:「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和這個國家的經濟活力會給我們信心去堅持並拓展過去幾十年來與中國的合作,並且肯定會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與中國攜手發展。」
飛向更大夢想
在中國人心目中,飛天是永恆不變的夢想。
隨著中國不斷進行空間探索,並開發航空領域,現在,飛天的夢想已逐步走進現實。對當代中國人來說,更大的夢想已在孕育。
在展館裡,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展位前排起了長隊。嫦娥五號返回艙、月壤和月壤容器每天都會吸引上千名遊客前來參觀。
「這裡已經成了『網紅』打卡點,每天我們的講解幾乎沒有停下來過。小朋友和青少年很期待能看看月亮上到底有甚麼。」一位講解員說。
飛向火星是中國航天夢想的重要一步。今年五月二十二日,中國的第一輛火星車「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標誌著中國成為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火星車的國家。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介紹說,過去五年間,中國航天共實施一百五十二次發射,三百四十一個航天器送入太空,火箭的發送次數位居全球第二,先後與十四個國家、兩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四十四項航天合作文件,與俄羅斯、巴西、德國、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國在探月、火星探測和深空探測方面展開多種合作。
「探索宇宙、更好地開發宇宙為人類造福是我們的夢想,為了實現這一夢想,離不開持之以恆的努力,以及與世界各國的合作。」吳艷華說。
中國的年輕人也在逐漸承擔起前輩的使命,踏上探索天空的征程。在深圳大學就讀的香港學生洪智淵參觀航展後表示為祖國感到自豪。
「能看到最新的航空科技並且和航空航天工程師交流,我感到十分榮幸。期待未來能有機會進入航空航天領域工作,為祖國和人民做出貢獻。」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