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國際環保專業協會會長陳連進稱,疫情數度反覆,令中小微企雪上加霜,停業、倒閉至增加失業率的壓力增加,建議特區政府考慮予以十人以下中小微企相宜的租金補貼或津貼,協助渡過經濟復甦前難關,共為遏止失業率上升盡一份力。
陳連進稱,除博彩、酒店業外,澳門的企業多為中小微企,其中員工數量十人以下小企業不少,且多屬小本經營,工資額度不可能高,故難聘請本地人工作,唯有輸入相應比例的薪酬略低些的外地勞工來支撐。例如一家小餐廳,廚房兩人、樓面三人、洗碗清潔一人,加上老板一、兩人,員工總量不會超過十人。其中有三分一是本地人員工,也可以說創造了本地人就業的相應職位。本來嘛,這種中小微企運營情況尚算正常,廚房設備維修及工程費用結算也較正常,短期拖欠、月月分期償還的模式,合作雙方都可接受。
他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以本地人為業務對象的中小微企,維持企業運作與生存不會有大問題,但以遊客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中小微企,則明顯處於被動地位。受疫情反覆影響導致的遊客量時常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也導致相關企業業務時常「不正常」或「間斷」,進而影響還結工程款額的能力,相關的「三角債」也就連帶性影響了其他相關企業的運營及財政。
陳連進稱,六月、八月、九月份的連續三次疫情衍生的近乎「封關」的困擾,令不少中小微企對是否繼續支撐下去產生動搖。因此,希望澳門特區政府考慮予以營業中企業相宜的租金補貼,減少企業貼(虧)本壓力,因為貼(虧)本壓力唯靠有業務收入來平衡,但反反覆覆的疫情,令今年經濟復甦、回溫無望,相信會有一些中小微企正考慮停業,一旦停業者多了,非本地員工可離澳返鄉,本地員工失業必增加整體失業率壓力。倘政府的相宜補貼可減少企業關門或倒閉的數量,則對於澳門社會整體和諧發展有正面意義。希望政府考慮在經濟未能復甦之前採取相應舉措:斥資補貼,支持相關中小微企繼續生存。
他相信斥資補貼可以減少企業倒閉、遏止失業率的上升,也能繼續維持相關產業的合作關係乃至相關產業上、下游企業的業務合作與平衡。
據了解,澳門已有約三分之一食肆停業或倒閉,其中以旅遊區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