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華浩稱本澳社區感染風險無處不在 故須及早發現以阻斷傳播

 【特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於昨日舉行記者會,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醫生、旅遊局傳播及對外關係廳劉鳳池廳長、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非高等教育廳黃嘉祺廳長、社會工作局社會互助廳蔡兆源廳長、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李德輝處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梁亦好協調員共同會見傳媒。

 戴華浩醫務主任表示,截至本月16日,本澳從未出現新冠肺炎病毒社區傳播,至今已連續13天無新增輸入病例和輸入相關聯病例。累計確診病例63例,累計死亡0例,累計出院57例,58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僅5例為輸入相關病例,無任何醫務人員受到感染。目前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房有4名確診病人,各人的情況良好。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有2例無症狀感染者,4名外地曾確診無症狀復陽病例,3例康復期隔離,8名從高危地區入境抗體陽性人士。6名密切接觸者。另8月13至15日連續3日的全澳核酸檢測採樣總數共有52,107人次。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方面,截至昨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561,045劑,已接種人數共有309,579人,其中僅接種第1劑有56,282人,已接種第2劑有253,297人。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13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0宗嚴重不良事件,13宗輕微不良事件(4例為國藥滅活疫苗,9例為BNT mRNA疫苗);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2,349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7宗嚴重不良事件,2,342宗輕微不良事件。

 新冠病毒感染排查情況

 就新冠病毒感染排查情況和相關安排,他表示,經過這一波疫情以後,大家更加認識到本澳社區感染的風險是無處不在,市民需要更加認識早期發現潛在感染個案的重要性。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很強,早期感染者大多數症狀較為輕微或症狀沒有特異性,如不及早發現,很容易造成廣泛社區傳播,故有必要及早發現,並通過流行病學調查追溯病源和隔離感染源等手段阻斷傳播,可避免病毒在社區擴散,從而有效控制疫情。目前,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最有效的手段是通過對可能的感染者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篩查,故採取加強手段對感染者進行排查,經過對就診流程及檢測資源的整合,市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接受新冠病毒感染篩查:1.如對自己是否有潛在感染風險有任何懷疑,即可通過健康碼首頁下方的免費核酸檢測預約系統,預約到北安客運碼頭或綜藝館接受檢測;2.如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或嗅覺味覺減退,必須在健康碼上申報,應自覺把自己的健康碼變成黃色,儘快就醫;3.如出現上述症狀或出現全身泛力、腹瀉、疲倦等症狀的市民可到各醫院急診就診,醫生也會把病人的健康碼轉為黃碼,並安排即時接受核酸檢測,有檢測結果後會轉為綠碼;4.如患者到私家醫生診所就診,醫生也會向衛生局申報,把患者健康碼轉為黃色,按患者的風險類別安排不同的處理措施,分別有以下情況:如為無流行病學風險的病人,私家醫生診所就診後可在24小時內自行預約前往社區檢測站,或無需預約直接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或離島急診站,或鏡湖醫院急診,或指定的4間衛生中心接受核酸檢測;如為流行病學風險稍高的病人,即發病前或發病後14日內與密切接觸者有同樣疑似症狀,而有關人士在發病後未檢測排出感染,或本身工作性質會接觸大量公眾或病人者,或在集體院舍服務或接受照顧者,又或屬於其他臨床或流行病學認定之情況,這類病人須儘快安排檢測採樣,可無需預約直接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或離島急診站,或鏡湖醫院急診,或指定的4間衛生中心接受核酸檢測;如為流行病學風險高的病人,即工作性質為在隔離病房、隔離酒店或機場等入境口岸會接觸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人士、由較高風險地區來澳人士或貨物或須進入來自這些地區的交通工具內的人士;發病前28天內曾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接觸;發病前28天內曾在近期出現新冠病毒傳播的地方或交通工具內逗留;發病前28天內曾在出現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室內空間或人群內逗留;或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上述流行病學風險高病人須立即安排檢測採樣,可無需預約直接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或離島急診站,或鏡湖醫院急診,或指定衛生中心接受核酸檢測,並須等候檢測結果才能離開。最後,戴醫生表示希望市民配合上述社區排查及相關措施,亦感謝非政府醫生對防疫工作的配合及支持。

 被問及病人因診後轉為「黃碼」或「紅碼」而不求診的處理情況,他表示,上述排查措施會為市民帶來不便,不能確定市民會否因有關措施而不求診,若市民有懷疑亦可自行預約前往社區檢測站進行核酸檢測,但無論有否求診,市民須如實申報「健康碼」資料,亦會影響健康碼結果生成。

 就傳媒問及非政府醫護人員參與全民核酸檢測採樣報名情況,戴醫生表示,至今約有500多名西醫、牙醫及護士報名參與培訓,可擔任核酸檢測採樣人員,其他醫療職系人員約有250多人報名參與醫療輔助工作,另有300多名非醫護人員報名參與。衛生局為相關醫療人員作16場培訓,已有7百多人參與培訓,他亦再次感謝醫護人員及非醫護人員的參與及支持,相信若啟動下一輪全民核酸檢測人手方面非常齊備。但若社區情況或重點觀察人群沒有出現陽性個案,暫時並沒有作第二次全民核酸檢測的計劃。

 家長需要簽署知情同意書

 被問及學校外展接種新冠疫苗問題,戴華浩表示,考慮到家長需要獲得充份的資訊,確保家長知情及同意,家長需要簽署知情同意書。倘學生使用紙本的知情同意書,須帶同以作校對家長簽名的家長的身份證副本前往疫苗接種站,才可接種疫苗。為保障同意書簽署的真確性,應變協調中心計劃實行電子簽署,相關措施落實後,待確保家長同意子女接種新冠疫苗,青少年便可帶備所需文件在學校接種疫苗,而毋須家長陪同到場。另外,衛生局聯同教青局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家長對青少年接種疫苗的資訊認識,例如,會製作為家長而設的疫苗接種圖文包或宣傳短片,解答家長的疑問,又或派出醫護人員到學校作講解,並增設疫苗接種熱線,讓家長致電查詢。

 梁亦好協調員報告,8月13至15日連續3日需接受醫學觀察人士新增338人,其中澳門居民140人,非澳門居民198人。截至前日累計醫學觀察人士有46,860人,仍進行醫學觀察人士有1,542人,包括1,537人在指定酒店、5人在衛生局設施。另因應早前出現4宗確診個案,經流行病學調查跟進的共有2,435人,其中密切接觸者78人,次密切接觸者699人,「粵康碼」為「紅碼」有164人,曾經在紅碼區活動有33人,與感染者有共同軌跡1,459人,由紅碼區送至酒店2人;在紅碼區隔離有286人。

 就澳門紅碼區及外國返澳人士醫學觀察時期不一的問題,她表示,特區政府在澳門今次出現Delta變種病毒時,做了大量工作,包括進行了全民核酸檢測,對二千多名接觸者進行強制醫學觀察,多次核酸檢測等,同時對重點人群採取多次核酸檢測的工作,故比較能掌握澳門疾病的傳播風險,確保社區傳播風險低。而根據內地及外國一些資訊,Delta變種病毒傳染性強,平均潛伏期較其他病毒短,但不等於全部個案的潛伏期均短,目前仍有病例潛伏期超過14天。現時外國持續發生社區傳播並出現病例多,外國返澳人士被感染風險較大,經風險評估及參考不同地方資訊,從中高風險地區回澳的人士,醫學觀察時間較長以確保他們沒有感染病毒才能返回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