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稱,粵、港近期新冠疫情反反復復,澳門宜考慮「捨近求遠」開拓更多的客源市場,包括考慮與剛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福建泉州發掘歷史文化關連內涵的深度旅遊,希望與內地有歷史文化交流歷史的內涵能成為澳門輸送絡繹不絕的客源。
胡景光表示,香港、廣東旅客本是澳門重要的旅遊源地,但因疫情原因令香港旅客量斷崖式驟減甚至趨近零,廣東旅客也受六月上旬廣州、七月下旬中山及珠海某些小區疫情反反復復新動態影響而減少,粵澳口岸通關也曾調整相關的限制。鄰近的廣東、香港的疫情動態的確影響了澳門旅遊業為主的整體經濟,因此,必須加大「捨近求遠」力度,努力開拓粵、港之外的內地其他省市的新客源。
他稱,歷史延革、人文聯繫是異地旅遊的重要誘因,澳門自二零零五年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起,年遊客量年年遞增,至新冠疫情出現前,更創造了二零一九年遊客總量達三千九百四十萬人次的歷史最高記錄。當年每逢周假日新馬路等歷史街區旅客聚集水泄不同的景象,以致令澳門社會引發要不要對入境遊客加徵「人頭稅」的討論。因此,在新冠疫情仍威脅人類健康的情況下,要吸引相應的客源,除了客源地的疫情動態外,激發相關地區居民蒞澳尋覓及發掘相關歷史人文關係的興趣、欲望,是重要的環節。
胡景光表示,歷史文化名城泉州與澳門近現代人文關係密切,最近又獲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名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有二十二處遺產點及關聯環境。澳門的歷史人文載體中,也包括有泉州元素。
他稱,澳門特區政府已加強粵、港以外的內地其他省市的澳門旅遊宣傳,已知會於八月中、下旬分別在福建省廈門、天津市舉行「澳門周活動」。廈門與泉州相距約一百公里,是否可以考慮在廈門的「澳門周」加入與泉州相關的歷史人文資料,同時邀請泉州方面有關部門派員出席,共同探討兩地歷史人文尤其是航海歷史人文關係,以及未來閩澳旅遊常態互動的問題?
據了解,澳門居民中約有五分之一人祖籍為福建,福建祖籍者中約七成是泉州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