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立法議員黃潔貞表示,為了堵塞外籍人士以旅客身份尋找工作的問題,政府去年完成修改《聘用外地僱員法》,並於同年十月五日起生效,相關法律原意是為加強規範減少了外籍旅客留澳搵工的情況,以完善外地僱員的輸入和管理。但受疫情影響,現時除中國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居民及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即藍卡)持有者以外,其他非本地居民已禁止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加上疫情下本澳對各地的出入境與交通的限制,令外籍僱員出現「走不去,進不來」的情況。
事實上,在本澳社會與經濟發展過程中,外僱長期起著補充部份行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其中現時部份工種特別是家傭根本難以聘請到本地僱員,另外亦有不少清潔、保安工作及工廠件工等需要外籍僱員補充,外籍僱員「進不來」的情況令不少家庭及行業受到很大的影響。與此同時,部份的外籍僱員因交通與出入境限制無法回到原居國家,他們「走不去」亦衍生了一些「黑工」、街邊擺賣,甚至最近有報道外僱進行販毒及詐騙等亂象,上述問題倘若一直持續,將對本澳社會和諧穩定產生不利的影響。
最近(三月十五日)行政長官批示,容許自今年三月十六日零時起,非本地居民同時符合兩項條件(「持中國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發出的赴內地簽證,由澳門前往內地後在該簽證有效期內返回;入境前廿一天未曾到過內地或澳門以外的地方。」),就可從內地進入本澳。同日,外交部駐澳門公署亦公佈,在澳外籍人士如已完成(國產)疫苗接種並持有衛生局頒發的有效接種證明,即可申請各類赴中國內地簽證。然而,外僱要滿足全部規定,需要一定的手續程序,加上滯留本澳的外僱,自原來藍卡被取銷時,身份隨即轉為旅客,按照現行衛生局規定,來澳旅行人士不可接種新冠疫苗,因此仍無法滿足取得赴內地簽證的條件。
對此,他提出以下質詢︰
為補充家傭及部份行業對外籍僱員的人資需求,以及解決外籍僱員「走不去,進不來」的情況,當局能否研究協助已離職且工作記錄良好,但因疫情一直滯留本澳的外籍僱員,為他們批出臨時工作許可,既解決部份工種人資短缺問題,亦可維持僱員的生計?
二、根據最新的出入境政策,現時外僱可在符合條件後,可入境內地再返回本澳,以激活入境憑證,但相關手續程序,僱主及外傭未必能準確掌握。為此,當局能否主動協助或簡化相關手續,為有需要在澳工作的外籍僱員,以及有聘請外籍僱員需要的僱主提供更方便的途徑?
三、按現行衛生局規定,來澳旅行人士不可付費接種新冠疫苗,所以他們未能在本澳接種國產疫苗。請問勞工局與衛生局能否協調,允許持以工作為目的入境憑證的外籍人士接種疫苗,滿足入境內地的簽證政策,以緩解現時外傭及外僱市場的人資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