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灣區就業市場競爭會愈來愈烈 麥瑞權問政府如何提升澳青競爭力

 【特訊】立法議員麥瑞權表示:根據資料顯示:廣東省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約有六十四萬,比去年增加約四萬,加上外省入粵和留學回國求職的畢業生,在廣東省求職的畢業生將超過八十五萬,是歷年最多;而廣東省城鎮登記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九;在香港方面,二0一九至二0二0年度八大公立大學全日制學士畢業生二萬七千八百一十六人,今年失業率就達到百分之七點二;至於澳門去年就有約七千名應屆畢業生求職,而今年本地居民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七。

 對於上述情況,有專家學者及市民認為,隨著大灣區經濟的不斷深化發展,就意味著開放程度不斷加大,加上特區政府一直鼓勵年青人把握機會投身灣區,因而在「你來我往」之下就會逐漸打破區域的就業壁壘,形成人才自由流動的態勢是遲早的事。但從上述資料顯示,灣區內就業市場的競爭好可能會越來越激烈。故存疑本澳人才政策不論「引進來」定「走出去」,當灣區進一步開放之時,本澳青年人(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競爭力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故有市民及專家學者叫我問一聲政府,是否應該及早對本澳青年人的市場競爭力進行調查研究,特別需分析評估目前本澳青年人在大灣區的市場競爭力是處於甚麼位置,並且需及早採取相應的措施提升本地青年人的綜合競爭力,創造環境讓青年人的競爭力有更好的提升空間,以及為在學中的青少年在疫後的生涯規劃和政府人才培養的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呢?

 有鑒於此,他提出如下書面質詢:

 一、有專家學者及市民叫我問一聲政府,隨著大灣區經濟的不斷深化發展,就意味著開放程度不斷加大,加上特區政府一直鼓勵年青人把握機會投身灣區,因而在「你來我往」之下就會逐漸打破區域的就業壁壘,形成人才自由流動的態勢是遲早的事。但從上述資料顯示,灣區內就業市場的競爭好可能會越來越激烈。故存疑本澳人才政策不論「引進來」定「走出去」,當灣區進一步開放之時,本澳青年人(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競爭力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故請問行政當局,是否應該及早對本澳青年人的市場競爭力進行調查研究,特別需分析評估目前本澳青年人在大灣區的市場競爭力是處於甚麼位置,並且需及早採取相應的措施提升本地青年人的綜合競爭力,創造環境讓青年人的競爭力有更好的提升空間,以及為在學中的青少年在疫後的生涯規劃和政府人才培養的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呢?請問行政當局對此有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