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二月二十日電】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俊志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回歸以來的實踐表明,香港選舉制度方面存在不少漏洞,令「愛國者治港」原則貫徹得并不充份,理應有所調整。
何俊志說,「愛國者治港」本就是「一國兩制」的初心之一。但由於存在制度漏洞,極端反中亂港份子有機可乘,他們以「癱瘓特區政府」「奪取管治權」為目的,嚴重違背「愛國者治港」原則,他們成為「治港者」是極其危險的。
何俊志指出,絕大多數國家選舉都設有候選人資格審查,并設定了一些基本原則確保競選公職者愛國。在香港目前體系中,這方面的規範明顯不足,為反中亂港分子留下非常大的空間。
他指出,從二0一九年區議會選舉和原定於二0二0年舉行的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的前期過程看,香港現有選舉制度中的確存在不少需要堵塞的漏洞,有一些規則該規定還未規定或有規定貫徹得不徹底,這為「攬炒派」「攬炒」香港提供了機會。落實「愛國者治港」基本的原則,就必然意味著「反中亂港者出局」。
談及香港選舉制度漏洞,何俊志舉例,基本法和香港現行與選舉有關的法律中,都沒有「初選」的制度規定,但在原定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候選人提名前夕,以戴耀廷為首的反中亂港分子和反對派政團串通搞所謂「初選」,打著「公民投票」幌子裹挾民意。這種「初選」既無法律效力,也無憲制依據。這一行徑嚴重破壞選舉公平,擾亂選舉管理體制,影響正常選舉秩序。
何俊志還認為,目前,香港的一些選舉職位代表性不充份,往往會在體制內放大某些極端反對勢力的聲音,無法讓其他階層的聲音充份表達、實現均衡參與,令外界誤以為極端反對勢力代表了香港,為其極端行動提供了空間,這種狀況必須得到糾偏。
近些年,有反中亂港份子包括一些當選議員,主動勾結外部勢力,甘當美西方反華勢力的代理人,嚴重威脅國家安全。何俊志指出,如今,相關行為都在香港國安法的制裁範圍內。作為公職人員明目張膽成為美西方的代理人,明顯違背「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必須接受法律制裁,自然也無資格成為「治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