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門跨境電子商務商會會長楊靜純表示,澳門跨境電商業務的困窘非澳門政府能力所及,盼作相關協調予紓解;澳門中小企需要人才資源輸入支持,盼特區政府放寬名額限制以令中小企擁有創收生命力。
楊靜純表示,特區政府十分支持澳門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現任特首本身是企業界人士,十分了解中小企的困難,也積極為包括跨境電商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提供相關的支持及相應的服務,但因跨境電商目前所遇的困窘,非澳門方面因素,非澳門特區政府職權能力所及,所涉及的原因,與內地相關政策、權責歸屬不同部門有關。因此,盼望澳門特區政府透過相關渠道向中央方面反映相關的困窘及參與協調,盡快排解相關的困擾。
據介紹,跨境電商與保稅區密切相關,承擔相關功能的珠澳跨境工業區,凡貨品進入都必須申報通關。同理,凡已進入跨工區內的貨品,再要進入澳門市場或內地市場,還得再一次申報通關,相關的「一進一出」令手續繁瑣、成本增多、效率降低。同理,現行的相關政策或規定,亦影響「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與發展,也需要在頂層規劃方面作相應的調整。
同時是具體企業經營者的楊靜純表示,在博企高薪吸引下,年輕且有一定學歷的澳門勞動力多選擇進入博企工作,部份條件更好者則進入政府部門工作,中小企所需的人才,唯有靠輸入相宜的非本地勞工。但政府有關部門為了解決因疫情而暫時失業或開工不足者的就業問題,削減中小企的外勞名額,這種做法值得檢討:一方面是令一些失業者暫時可改行就業,但另一方面是令本來運作暢順的中小企業出現運作失調。當相關博企恢復正常運營時,臨時改行的就業者必然選擇重返博彩企業,也必然導致相關的中小企業運作受礙乃至停頓。為此,因照顧某些暫時失業者就業而損害其他正常運作的中小企業,令整體經濟受損的決策得不償失,實有檢討必要。
楊靜純指出,許許多多的中小企業,多在配合特區政府維護社會穩定繁榮、建構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完善中葡商貿服務平台等總目標進程中擔當一粒粒螺絲釘或一件件配件作用,倘被損壞或拆除,除顯失公平外,還衝擊了中小企業界同心同德共建特區的愛國愛澳情懷。
楊靜純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從整體經濟利益角度為立足點,考慮檢討修正外地勞工政策,檢討原則是以確保中小企正常運作為前提,實事求是保障中小企輸入所需的技術員工或得力僱員,方不至於顧此失彼。
據悉,特區政府有關部門正推行削減中小企外僱名額以照顧因疫情暫時失業或開工不足者就業的政策。
據了解,非疫情肆虐的澳門經濟社會繁榮穩定期,外地外籍僱員總數達二十萬,可以說,缺少相應的外僱,整體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必受到相應的損害或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