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生活誌)小日子的期盼  喬捷

一連放十幾天年假,身上又沒有閒錢,也就只能在澳門到處閒逛,到最後還是約朋友到圖書館看書,到不同的社區活動中心看看片、聊聊天。澳門高福利社會的好,是讓我們這種低下層依然能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星期一遇上圖書館下午兩點才開,發現門外站滿了幾十人等進場。到開始營運以後,坐下來讀書、看報、自修的,少說也有近百人,那不過是其中一個圖書館而已。

在澳門,只要平日到任何一個公營的活動空間,都可以看到居民舒服地享用公共資源。我問過很多生活在其他城市的朋友,經常要為繳稅的問題而煩惱,平日出去即使是從事最簡單的消閒活動,很多都還得付費。前不久到氹仔打球,場地不收費之外,更衣室還提供熱水洗澡,這些福利對澳門人來說也許習以為常,但放諸全球也是比較先進的。高福利社會,來自於得來不易的經濟發展以及穩定和諧的社會。

行政長官未上任時已提到了澳門缺乏空間的事實,但卻沒有點出澳門休憩空間的問題。澳門的公共空間不缺,有時只是缺優化。比如中央公園,它的優化工程並沒有把公園擴大,而是提升了設施的規模和玩味,效果就很不一樣。近年,政府也致力回應市民對休憩設施的關注,很多公園都做了全面翻新。只是,從澳門人口和旅客的增長速度,簡單升級確實已很難滿足居民中佔很大部分的親子族群。

新時代有新時代的要求和期望,回歸以後澳門居民的經濟狀況好,對生活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先賢曾說,同一件事用同一方法再做一次,就不要期望有不同的結果。居安思危,最重要的是創意。民心所向,是否有幸福感,對澳門人來說皆取決於日常生活的細節。衣食住行搞得好,小城人便再無大所求。大家就更熱愛自己的城市,大家就更感謝祖國扶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