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瑞權冀偉龍公屋項目融入更多環保元素 層高調升至三米改善居住質素

 【特訊】氹仔偉龍馬路公共房屋項目最新規劃提出三個方案,除原規劃興建六千至六千五百個單位,另提出兩個新方案,在供應量方面較原計劃少。立法議員麥瑞權表示,在政府預備足夠土地儲備興建公共房屋的前提下,認同政府追求更高居住品質而減少偉龍公屋單位,希望政府在建築設計融入更多環保元素,將住宅層高由現時二點七米調高至三米,等空氣自然對流和通風,減少使用空調,以降低建築能耗達到節能目的,進一步提高居住環境的質素。

 麥瑞權表示,目前政府預備足夠土地儲備興建公共房屋,在這個前提下,提出氹仔偉龍馬路公共房屋項目最新規劃,主要基於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的質素考慮,對此他認同政府追求更高居住品質而減少偉龍公屋單位,相信調整偉龍馬路經屋單位數量後有助改善居住環境。

 他表示,改善居住環境應盡量利用自然能源,少採用技術手段、多採用設計手段,充份有效利用大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根據環保研究資料,房屋室內要產生空氣對流,層高需達三米或以上,因此一些國家及地區不僅計算建築面積,還對層高有標準的規定,如鄰近香港及內地房屋的層高普遍為二點八米或以上,而本澳房屋的層高一般只有二點七米,設計落後於時代,希望政府在建築設計融入更多環保元素,將住宅層高由現時二點七米調高至三米,為市民提供更舒適的生活空間,尤其是長者,他們對冷熱敏感,如樓底高些,少開空調,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有幫助,因而他建議可前瞻地率先在偉龍馬路公共房屋項目,特別是在長者公寓項目試行,再逐步擴展至所有公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