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人辦年貨意慾減 應節海味乾貨銷情不佳
【專訪】還有大半個月便是農曆新年,市面年味仍未濃,有傳統海味舖老闆稱,疫情下,以賣存貨為主。
按照傳統習慣,農曆新年應該是辦年貨送禮高峰期,亦是大部份商戶藉著節日送禮,對客戶表達心意的重要環節,其中應節海味乾貨是年貨重要一環,鮑、參、翅、肚更是首選食材,送禮自用都適宜,因此,每年農曆新年前,都是海味舖大做生意的重要時期。不過,今年不用多講,生意比往年,甚至是回歸以來最差的一年。
有海味店老闆稱,能守到今時今日都已不容易,疫情下,去年無遊客、酒店內高檔酒樓、高檔中餐館有已結業或仍是暫停營業,「真係乜都唔使做」,雖然有本地客、熟客的支持,但真的好難捱。坦言靠食老本,守住先,盡量捱到幾耐得幾耐。
有舊區傳統海味店老闆坦言,因為疫情關係,今年生意繼續冷淡,亦無法和過往比較,因根本無得比,所有年貨基本無漲價,同平日相若。
老闆又稱,受疫情的影響,交通運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訂貨亦未必如期到貨,所以現時都是售賣存貨,賣完再算。希望疫情早結束,重新啟動。
至於傳統街市乾貨檔,仍未見辦年貨氣氛,有街市乾貨檔口的負責人稱,今年不敢入貴價貨,即使是普通年貨,都減少入貨,疫情下,市民辦年貨的意慾大減,消費額不高。
亦有市民表示,今年疫情影響下,沒有特別安排辦年貨,平淡是福,加上經濟不好,樣樣都要節省。又稱,早前已用消費卡買了少許海味乾貨,可留作新年食用。
【專訪】另一方面,有部份網店注意到經濟不景情況,因而推出一些平價賀禮禮盒,三至五百元即有數款乾貨的禮盒包裝,反倒受到市民歡迎,據稱推出以來反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