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惔,粤音「潭」(tam4),其含義為:A. 火燒:憂心如惔。B. 淡泊:平易恬惔。組詞有:遂惔(謂顯示出內心的焦慮);惔焚(如火焚燒;用以形容大旱)。
16.倓,粤音「潭」(tam4),其含義為:A. 安然不疑貌。B. 同「賧」:「傷人者論,殺人者得以倓錢贖死。」(見《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
17.毯,粤音「貪」高上即tam2,厚實有毛絨的織品:地毯;毛毯;壁毯;線毯。
18.欻,粤讀「忽」(fat7),其含義為:A. 忽然,突然,迅疾:野火欻起;風雨欻至。「欻」又讀「叉」,其含義為:B. 象聲詞,急速的聲音:欻的一聲,把布撕成兩半。C. 形容整齊的腳步聲,多疊用:隊伍欻欻地走過去。
19.罽,粤音「計」(gai3),其含義為:A. 用毛做成氈子一類的東西。B. 魚網。
20.燚,粤音「亦」(jik9),其含義為:A. 火貌。B. 人名用字。
二十、「尚」字不同部件辨異
附不同部件的「尚」字,為數極多,因其形似,容易讀錯、用錯,舉例如下:
1. 尚,粤音「上」(soeng6),其含義為:A. 注重,尊重,尊崇,推崇:崇尚;高尚;尚武(注重軍事或武術)。B. 還,猶:身體尚好;為時尚早;尚未結束;年紀尚輕;尚在家中;尚待研究。C. 增加,超過:無以尚之。D. 在一定時期流行的風氣和習慣:風尚;時尚。E. 「尚且」,為連詞,表示進一層的意思,跟「何況」連用:你尚且不行,何況是我。F. 姓。
2. 徜,粤音「常」(soeng4),「徜徉」(「徉」,粤音「羊」即joeng4)又作「倘佯」,悠閒自得地步行:徜徉湖畔。
3. 倘,粤讀「帑」(tong2),其含義為:假如,如果:倘若;倘使;倘然。「倘」又讀「常」(soeng4),「倘佯」同「徜徉」,「倘佯」粵讀「常羊」;倘或(假使;如果);倘來之物(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東西;同「儻來之物」)。(三十三)◇